东兴市万尾村南美白对虾养殖场
一、场景概述
南美白对虾养殖场位于广西东兴市万尾村,由东兴市红树林农业有限公司主导建设,通过集成水处理技术、物联网、AI视觉监控实现南美白对虾全流程智能化管理,通过智能精准投喂和效水处理技术,可节约饲料成本0.5元/斤,节约养殖用水90%以上。吨水年产南美白对虾可达125斤,年产量80万斤,销售额2000万元。所属领域为智慧渔业。
二、场景背景与应用
(一)场景背景
公司生产基地位于广西东兴市万尾村,一期项目投资2000万元建设6000㎡养殖水体的数字化循环水养殖车间。公司应用先进的数字化养殖技术,用科技替代人工,全天高效运转。
(二)场景应用
整体框架:智能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水处理、自动投喂、自动抽虾壳、水下监控、中控和气象监测等系统。
资源配置:项目一期投入2000万元进行厂区建设,购买水质传感器、自动投喂、抽虾壳、水质处理等设备,数字化平台开发和维护,技术人员培训。
执行过程:项目分阶段实施,先在万尾村,通过对当地水文气候条件深入了解,进行技术优化和项目调整。
技术应用:公司研发的物联网技术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对车间进行全面事态感知,避免人工失误造成事故,一台平板电脑即可调取全部养殖车间数据。
数据分析:通过对虾养殖数据挖掘和分析,为养殖管理提供科学指导,控食、控温、控水、控光照,实现高产。

图1:东兴基地一期养殖生产车间全貌

图2:智能化养殖系统流程图
(三)主要技术
水处理技术:数字化循环水处理技术是将各学科先进技术集一体,去除养殖水体中有害物质,增氧调温,将净化后的水体重新输入养殖池。
无人车间:我司自研的水处理硬件设施、远程监控软件、多功能执行终端等产品,养殖全程监控,杜绝外来污染,增产增收。
自研微滤机的批量应用:我司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箱式养殖用的微滤机”ZL202110135252.5及附属6个实用新型专利。
自研多功能执行终端:可低成本大量部署,实现对水、电、气、过滤系统的远程控制。
YOLO视觉神经网络的应用:通过YOLO AI系统,实现对虾的水下自动识别、疾病监测等状况。
(四)运营模式
管理模式:公司整体管理,基地进行培训,养殖公司购买成套系统,形成技术支持与实操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服务提供方式:通过即时通讯和线下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购买成套系统的客户提供全程技术支持和培训。
运营效率与优化: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控制,提高了养殖过程的精准度和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环境负担。
用户参与反馈:持续收集使用该公司系统的一线养殖技术员的反馈,持续改进和优化技术服务,确保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经验与效果
(一)经验做法
总体实施路径:数据采集(传感器+AI视觉)→光纤传输→服务器分析→自动/人工决策→设备控制→环境优化,形成闭环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控与智能调节,实现高效、精准的工业化养殖。
合作与伙伴关系:公司长期与西大动科院进行对虾科研合作,进行养殖技术研发和推广,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
服务提供方式:通过即时通讯和线下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购买成套系统的客户提供全程技术支持和培训。

图3:远程养殖监控系统
(二)实施成效
经济效益:通过智能精准投喂,可节约饲料成本0.5元/斤。通过高效水处理技术节约养殖用水90%以上。项目实施后,吨水年产南美白对虾可达125斤,年产量80万斤,销售额2000万元。
社会效益:节约劳动成本,人均管理的养殖车间可生产南美白对虾20万斤。降低土地依赖和生态压力,数字化循环水养殖相比传统养殖可节约土地10倍以上,降低用地成本。
生态效益:数字化循环水养殖不受地域和气候限制,可在内陆和沙漠等非传统养殖区进行养殖。
可推广性分析:实现技术标准流程化,养殖系统模块化,全封闭隔绝病害,数字化养殖降低人工全程可控,养殖数据全链条可追溯,数字化控制系统可适应不同养殖品种和环境条件,技术推广复制性强。
四、总结与展望
数字化循环水养殖不受地域和气候限制,可在内陆和沙漠等非传统养殖区进行养殖,让名贵海鲜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同时消费者对于绿色安全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循环水养殖的水产品在未来更容易受到市场青睐。数字化循环水养殖推动传统养殖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吸引资本和人才进入农业领域,助力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