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牧运通-桂平台
一、场景概述
广西动物卫生监督所联合武汉至为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牧运通平台,2019年起在广西全区实施。该平台通过整合资源、统一数据标准,构建畜禽生产流通全产业链监管系统,实现检疫出证、运输监管等闭环管理,提升动物卫生监管效率与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二、场景背景与应用
(一)场景背景
随着养殖业蓬勃发展,动物疫病防疫问题凸显,传统监管方式难以应对畜禽检疫和调运监管的高要求,且各子系统数据标准不统一、共享困难,监管链条出现断接。同时,非洲猪瘟发生后,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重要性提升,亟需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效率,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与产品质量安全。
(二)场景应用
针对数据不统一、监管断接问题,规划设计全链条监管平台“牧运通”。对畜牧兽医行业与检疫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整理,统一大数据标准,规范基础数据采集,打通各管理系统数据,为电子出证提供支撑。平台涵盖养殖、运输、屠宰等环节,实现政府、企业和社会信息互联互通。

图1:牧运通-桂平台
(三)主要技术
为实现动物检疫运输的三个闭环管理(即:产地检疫出证与运输车辆备案监管的闭环管理;产地检疫出证与运输车辆消毒的闭环管理;检疫证出证地与运输目的地信息的闭环管理),一是备案车辆安装GPS定位,具备问题行程识别、偏离提醒等功能,二是强化洗消中心建设,实现洗消凭证电子化查询,衔接运输车辆消毒与检疫出证,三是在养殖场、公路检查站、屠宰场等入口安装车辆车牌号自动识别系统,进行落地监管确认,减少人工作业。
(四)运营模式
平台采取政企合作模式,由广西动物卫生监督所主导,武汉至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推广上采用分阶段方式,优先在养殖大省或疫病防控重点区域实施,逐步覆盖全国。注重标准化建设,统一数据标准和技术架构,保障系统互联互通。提供配套政策支持,制定运输车辆备案管理、电子检疫出证强制要求等措施,并通过线上线下培训提升用户操作能力,建立技术支持团队保障平台运行。
三、经验与效果
(一)经验做法
总体实施路径为针对数据不统一、监管断接问题,通过统一数据标准、打通系统数据,利用GPS定位、自动识别系统等技术,构建全链条监管平台,实现闭环管理,解决监管效率低等问题。组织管理上,政企合作开发平台,整合资源;技术应用上,运用GPS定位、自动识别系统等技术实现闭环管理;模式创新上,采用分阶段推广、标准化建设等运营模式。通过整合资源、统一数据标准,构建畜禽生产流通全产业链监管系统,实现检疫出证、运输监管等闭环管理,提升监管效率与数据共享水平。
(二)实施成效
经济效益:使用平台后,动物死亡率下降5个百分点,全年减少动物死亡156220头,2021年增加经济效益3077万元,每次电子检疫出证节省约50元。
社会效益:2019年以来,检出病畜4.4166万头、病禽7.1177万羽,无害化处理病死畜312.4432万头、病死禽136.9581万羽及病害动物产品635.9449吨,保障动物及产品安全。
生态效益:245台生猪运输车辆因违规被列入黑名单,畜禽运输车辆通过指定通道公路检查站13090车/次,劝返21次、暂扣12车/次,为疫情预警和养殖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图2:牧运通APP功能示例
四、总结与展望
牧运通平台通过政企合作,以信息化手段实现畜禽全产业链闭环监管,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下一步可结合以下路径逐步推广,根据地区畜牧业发展水平和监管需求,分阶段实施平台建设,初期可优先在养殖大省或疫病防控重点区域推广,逐步覆盖全国。统一平台的数据标准和技术架构,确保各地区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结合国家和地方的动物防疫政策,制定平台推广的配套措施,如运输车辆备案管理、电子检疫出证的强制性要求等。通过线上线下培训,提升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人员和企业用户的操作能力,同时建立技术支持团队,确保平台的稳定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