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银海区福成镇凤集蛋鸡智慧管理平台
一、场景概述
凤集蛋鸡智慧管理平台(2019—2020)于北海市银海区福成镇,由北海凤集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导建设,公司以“打造数字蛋鸡养殖示范样板”为目标,通过智慧管理平台和先进技术应用,推动蛋鸡产业现代化升级。
二、场景背景与应用
(一)场景背景
随着消费升级,市场对高品质、可追溯鸡蛋的需求增长,传统蛋鸡养殖模式因效率低、疫病风险高难以满足要求。在政策支持与技术驱动下,北海凤集生态农业科技公司抓住机遇,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数字化蛋鸡养殖体系。通过智慧管理平台整合数据、优化流程,实现自动化精准养殖,提升效率、保障安全,推动产业向现代化、集约化升级,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
(二)场景应用
公司以数字蛋鸡养殖体系为核心,投资5亿元建设智慧养殖基地,集成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打造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环境监控系统实时调节鸡舍温湿度等参数,建立鸡蛋身份标识实现全程追溯。项目建成12栋标准化鸡舍及配套产业链设施,形成120万只蛋鸡养殖规模,实现生产数据统一管理、流程优化和决策智能化,推动蛋鸡养殖向标准化、精细化、现代化转型升级。

图1:“黄天鹅+编码”


图2:应用系统截图
(三)主要技术
信息技术集成与智能化管理:构建现代化蛋鸡养殖体系,集成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造智慧管理平台,实现环境监测、智能决策和远程控制,使10万只鸡舍仅需1人管理。
自动化环境控制技术:采用德国自动化层叠式饲养设备精准调控环境,提升产蛋质量。
区块链溯源与自动化品控技术: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全流程溯源,引进荷兰MOBA设备实现日产100万枚高品鸡蛋。
可生食蛋技术与本土化创新:创新引进日本可生食标准,联合研发本土化方案,使“黄天鹅”成为国内首个可生食鸡蛋品牌并屡获国际金奖。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应用,实现养殖效率与蛋品品质双提升。
(四)运营模式
采用“品牌化营销+全产业链协同+循环农业”模式:联合主流电商打造国内唯一可生食蛋品牌“黄天鹅”;以核心区带动建设500万羽蛋鸡产业集群,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产业格局;配套有机肥厂年处理3万吨鸡粪及农业废弃物,实现种养循环,提升产业附加值。
三、经验与效果
(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项目达产后年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以上。项目吸纳6个村产业扶贫资金720万元,建设2条青年鸡生产线,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0.2万元,1147户脱贫对象享受分红;提供100多个固定就业岗位,带动种植、包装、运输等环节3000余人次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二)项目持续性
公司构建“核心区—拓展区—辐射区”三级产业布局,形成600万羽蛋鸡产业集群。通过100万羽核心区示范带动200万羽青年鸡场建设和300万羽辐射区发展,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格局。配套有机肥厂实现种养循环,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支撑。
(三)可推广性分析
项目通过数字蛋鸡养殖技术集成,为传统农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模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全产业链模式,可推广至其他农产品领域;可生食蛋技术为高品质畜禽养殖树立标准;循环农业模式通过有机肥厂消纳废弃物,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范例。其技术创新与模式探索,为智慧农业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了经验借鉴。
四、总结与展望
通过数字蛋鸡养殖体系,集成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智能化养殖与全程溯源,打造国内首个可生食鸡蛋品牌“黄天鹅”,带动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项目形成“核心区—拓展区—辐射区”三级布局,年产值超2.5亿元,提供千余就业岗位,并推动种养循环可持续发展。其“品牌化+全产业链+循环农业”模式为智慧农业提供可复制范例。未来,可进一步推广数字化养殖技术,拓展高端蛋品市场,深化产业链协同,助力农业现代化与乡村产业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