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东西协作!北京路集结肇贺好物,双向赋能燃动湾区
从贺江两岸的茶园果园,到粤港澳大湾区的消费市场,广东肇庆与广西贺州以粤桂协作为纽带,早已织就一张“产业共建、资源互通、民生共享”的合作网络。近年来,肇庆派驻昭平县、富川县的粤桂协作工作组扎根一线,围绕特色产业提升、农文旅融合、消费帮扶等核心任务精准发力,为贺州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11月21日,这场在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恒润广场启幕的“粤桂协作・肇贺同心媒体+肇贺‘土特产’产销对接活动”,正是两地协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深化合作、赋能未来的全新起点。
从产业培育到消费协作
工作组深耕一线
肇庆派驻昭平、富川的粤桂协作工作组始终以“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为原则,将粤桂协作资金与贺州本地资源深度结合,推动协作工作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在昭平县,工作组聚焦茶产业这一核心优势产业,持续投入粤桂协作资金超1.61亿元推进现代茶产业园建设,不仅支持将军峰集团建成5500平方米的六堡茶生产仓储产业链,引进自动化生产线与智能控温仓储设施,还在黄姚镇打造茶产业体验馆,构建“种植溯源+数字营销+跨境履约”的出海模型。同时,工作组推动出台茶园套种扶持政策,新增茶叶种植面积1.2万亩,安装100处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监测点,让昭平茶品牌价值突破42.38亿元,带动13万涉茶人员人均单项收入超5500元,98个村集体年均增收5.9万元以上。

茶叶已成为昭平县特色优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在富川县,工作组围绕脐橙、芋头、设施蔬菜三大产业集群持续发力。投入990万元完善脐橙全产业链,从品种改良(引进10个柑橘新优品种)、品质提升(建设7个百亩示范基地)到品牌打造(推动“富川脐橙”申报“圳品”)全流程赋能,2025年富川脐橙种植面积达27.5万亩,预计产值19.78亿元;投入4110万元建设现代设施蔬菜产业园,2500万元打造食用菌工厂化栽培项目,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4亿元,创税3000万元。
两地工作组还牵头搭建消费帮扶桥梁:组织昭平茶企、富川农企参加深圳、广州等展销会,推动贺州市新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29个,培育“昭平茶”“富川脐橙”等10个消费帮扶品牌,2025年协作县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550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超3200万元。

富川脐橙丰收。李成华/摄。
从人才培育到劳务协作
政企校社协同发力
肇庆派驻工作组不仅聚焦产业,更注重“人才赋能”与“就业帮扶”,构建“政企校社”协同发展格局。在人才交流方面,工作组协调肇庆向贺州选派挂职干部11人、专业技术人才77人,覆盖医疗、教育、农业等关键领域;推动贺州职业院校与肇庆11家企业结对,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机电技术应用”等订单班,累计培训一千余人,实现定向就业250人。
在劳务品牌培育上,工作组助力昭平县打造“六堡茶工匠”劳务品牌,开展技能培训2期带动300余人就业;支持富川县制定《“富川药膳师傅”劳务品牌创建方案》,成立瑶医药发展协会,探索“政府+协会”培育路径。
同时,工作组推动肇庆建立“一县一企”就业基地4个,吸纳广西籍员工904人;在贺州援建帮扶车间21个,带动1095人就业,2025年已帮助1.7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
从展示成果到展望未来
产销对接活动启幕
正是有了驻贺工作组的深耕细作与两地政企的协同努力,11月21日的“媒体+肇贺‘土特产’产销对接活动”才有了坚实的成果基础。这场以“粤桂协作・肇贺同心”为主题的活动,将成为两地协作从深耕到收获的重要节点。
活动现场将设置“肇贺特色农产品展区”,集中展示昭平茶、富川脐橙、贺州香芋等80余种优质农产品;“民俗文化体验区”将上演贺州瑶族刺绣、肇庆端砚制作等非遗展演,观众可参与昭平茶艺体验、富川脐橙试吃,沉浸式感受两地文化魅力;“乡村旅游推介区”则会重点推广昭平“踏足茶园古镇 游历山水之旅”、富川“国际慢城观光线路”,实现“买农产、赏文化、定行程”的一站式体验。
线上线下双线联动将成为活动亮点。线上主流媒体平台开设“肇贺土特产专场直播间”,邀请农企负责人、网红达人共同带货。此外,北京路地标铜壶滴漏前的民俗快闪、#肇贺同心助农#话题互动、乐队表演等环节,将让助农消费成为全民参与的热潮。

昭平县携一众优质产品在大湾区推介。

11月5日,2025年富川脐橙品牌推介会在京举行。
从驻贺工作组扎根一线的产业帮扶,到政企校社协同的人才就业支持,再到这场联结大湾区的产销对接活动,肇贺协作早已超越“单向帮扶”,迈向“双向赋能”的新阶段。11月21日,让我们相聚广州北京路,在品味肇贺“土特产”的鲜甜中,见证粤桂协作的丰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