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桂协作助推凤山蝶变“三条路”之农文旅融合 激活产业振兴发展之路
凤山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在东西部协作政策推动下,深圳市龙华区与凤山县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历经脱贫攻坚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两个阶段,粤桂协作在凤山县结出硕果——凤山从层峦叠嶂的喀斯特山区变成生机勃勃的农文旅产业园区。

凤山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是“世界地质公园”和“国际长寿养生基地”。凤山的三门海景区位于“世界长寿之乡”巴马盘阳河的上游,被誉为“世界长寿之源”,是目前世界唯一的水游天窗群景区。景区内有天然形成的水上天窗群、形态各异的钟乳石,以及红军二十一师秘密指挥部遗址,集绿色生态与红色文化于一体,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围绕三门海景区,凤山县打造了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集群。三门海田园综合体以蔬果种植、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油茶、桑蚕为辅助产业,以“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长寿之源”资源为依托,将农文旅融合发展,以喀斯特地质奇观为特色。粤桂协作项目投入2300万元,并将资金量化到2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园区经营方按资产比例直接分红到村集体经济。
三门海镇坡心村党总支部副书记 韦永续:我们村总共流转土地700亩左右,以平均每亩1000块给开发商统一经营管理,村民不仅有租金、分红,还可以在家门口务工,这不仅壮大了村集体收入,还增加了村民收益。在今后工作中,我们村两委将进一步带领全村村民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让村集体富起来,群众乐起来。

三门海景区附近的寿源新村统一规划设计新建成的56栋本地居民住宅是易地搬迁安置区。凤山县协调粤桂协作资金、一汽帮扶资金及旅投公司自筹资金,租用搬迁户空闲的房屋打造酒店和民宿,并配备服务中心等功能区。2025年,租用76户农户共481间房打造特色旅游住宿集群,如今已形成凤山乡村旅游新名片。同时,吸引了大批“候鸟人”来此居住。
湖南邵阳“候鸟人” 卿交生:我来到这里有一年多了,凤山这边的空气很好,环境很好。这里的空气都含有负氧离子,这里的水都是弱碱性小分子水,对我们的人体健康是很有利的。

三门海农文旅项目还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发展民宿、餐饮、农业观光、夜市等,有效带动群众务工,增加劳务收入。69岁的村民韦仕等家里不仅出租了房间,还在景区门口开了饭店。
村民 韦仕等:随着旅游景区的发展,各项基础设施完善以来,我们景区的客人越来越多,原来出去外面打工的村民,现在都纷纷回家创业,有的开旅社,有的开饭店,有的划船,他们都不用担心就业问题了,现在的收入比以前翻了几番,原来一个月几百元的划船,现在已经提到一个月最低都4000元以上,高峰期达到6到7千的收入,我们景区村民的生活改善了,越来越好。

依托三门海景区,凤山县还打造智慧空中旅游项目,发展低空经济。项目将帮扶资金形成的资产确权到相应受益村,每年为受益村直接分红,直接带动周边民宿、农产品销售、网络直播等行业兴起。
民宿项目经营示范点主管 黄秀月:农文旅融合的发展,让包括韦仕等在内的76户农村家庭吃上了“旅游饭”,直接受益人口达280多人。

农文旅融合,根基在农,灵魂在文,活力在旅。几年来,在推动全域特色农文旅融合中,凤山实现农业、文化、旅游三大产业的深度有机耦合,绘就三者协同发展的最大“同心圆”。在这一过程中,粤桂协作的帮扶与支持,成为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据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凤山共接待游客476万多人次,同比增长13.87%,实现旅游总花费46.59亿元,同比增长14.47%。这些惊人的数据和喜人的改变,不仅对外重塑了凤山的面貌,更坚定了全县上下对建设清正、生态、奋进、康养、和谐凤山的信心和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