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桂协作赋能富川芥菜 小菜苗撬动大产业
近日,记者走进富川瑶族自治县的芥菜育苗基地,看到嫩绿的芥菜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前来取苗的种植户络绎不绝,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基地负责人蒋万林仔细查看着菜苗长势,这些采用新技术培育的种苗已成为周边农户争相订购的“香饽饽”。

芥菜育苗基地现场。富川瑶族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富川通过建设标准化育苗基地,引进抗病性强、生长快的优质品种,推广穴盘育苗等新技术,使芥菜育苗实现了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目前,该基地年育苗能力达500万株,并已开始辐射周边城镇。“以前我们自己育苗,成活率不高,品相也不好。现在基地统一提供种苗,质量有保障,收购价还比市场高出10%。”正在基地取苗的种植户道出了变化。
在该县城北镇矮岭村,种植大户沈求纯的60多亩芥菜长势喜人。“今年与企业签了订单,价格有保障,一年能种2到3批,预计收入能增加不少。”沈求纯满怀信心地说:“以前愁销路,现在采收完直接运到企业,省心又稳当!”

村民正在采收芥菜。富川瑶族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记者来到距离种植基地不远的粤桂扶贫协作产业园区,在富川润农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新鲜的芥菜经过清洗、腌制、调味等工序,变成了即食酸菜、酸菜调料等产品。
“从新鲜芥菜到酸菜产品,产值能翻3倍。”公司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今年计划开发芥菜酱、芥菜脆片等新产品,进一步提升附加值。”该公司不仅解决了芥菜的销路问题,还吸纳了5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新鲜的芥菜转化为酸菜产品,富川芥菜产业实现了从“卖原料”到“卖产品”的转变。


芥菜加工流水线。富川瑶族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富川通过整合各乡镇资源,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正在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并申报芥菜绿色食品认证,以及计划建设芥菜文化展示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同时,粤桂协作机制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随着富川东融(湾区)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区项目的落地,为芥菜等农产品直供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重要平台,富川特色农业的发展之路正越走越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