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桂协作结硕果 小玩具撬动都安20亿元大产业
近年来,都安瑶族自治县依托粤桂协作,集聚升级玩具产业,让零星散布的玩具加工小作坊,发展成为现代化产业集群。一个个小玩具串联起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在河池经济技术开发区都安分园,由深圳市宝安区援建的都安科梦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据了解,在深圳市宝安区对口协作帮扶下,都安通过“政府建厂房、企业拎包入驻”模式,今年初,这家企业从项目签约到设备安装调试再到正式投产,仅耗时3个月时间。该企业以儿童益智玩具为主打产品,当前订单已排至明年第一季度,预计2025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全产业链加速成形
作为该县电子玩具产业集群的核心载体,总投资14亿元的都安智能电子玩具制造产业园正在按照“分期建设、逐步达产”的思路稳步推进。该产业园全部建成后,将重点布局芯片应用、模具加工、注塑成型、成品组装、包装物流等上下游产业,形成完整的电子玩具产业链。目前,产业园一期工程已顺利完工,6栋标准厂房全部交付使用,东莞创盈礼品、盛马桂电子等7家企业已签约入驻,部分企业已实现投产;二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预计年内可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为了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该产业园专门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企业提交材料后,十几天内就能完成审批等流程,切实提升了服务效能。
粤桂协作模式创新升级
近年来,都安抢抓粤桂协作机遇,以深圳市宝安区为重要协作伙伴,持续深化产业、资金、人才等多方面合作。截至目前,深圳市宝安区累计投入超1亿元帮扶资金,共建深圳宝安—河池都安粤桂协作产业园、河池经济技术开发区都安分园。同时,通过产业奖补、人才双向交流等政策,共吸引10家东部企业落户都安发展。两地通过干部互派、技术交流、劳务协作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带动1万余名群众就业,其中,半数以上为易地搬迁安置区群众。
在玩具产业集群建设中,该县围绕“链式发展”展开工作,瞄准芯片、传感器、电机等上下游产业精准发力,推动产业链从“断链”向“补链”“强链”跨越。同时,搭建起“宝安—都安”人才交流机制,助力两地在多领域深化协作。
该县挂职副县长李宇表示,两地每年均选派党政干部、园区管理人员和企业技术骨干双向学习,在政策制定、园区管理、技术研发等方面深度联动。“东部研发+都安制造”“东部市场+都安产能”模式,不仅让都安玩具产业快速成长,还为粤桂协作产业转移和集群培育提供了宝贵经验。
产业集群效应持续释放
据了解,都安电子玩具产业链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0亿元,税收可达7000万元,直接带动就业超万人。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之际,该县将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推动数字化升级、强化品牌培育、优化人才培育机制,力争把玩具产业培育成为县域经济支柱,为粤桂协作提供可复制的“都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