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小拖鞋“踏出”振兴路 粤桂协作育新生机
近日,位于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华润循环经济示范区内的粤桂(四会-富川)协作产业园,年产150万双PU拖鞋的生产项目正式建成投产。该项目从签约到建成投产,全程仅用10天,生动诠释了粤桂协作机制下的“富川新速度”。
这一高效推进的背后,得益于粤桂协作工作组与富川地方政府之间的紧密联动。富川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粤桂协作四会驻富川工作组组长肖艳介绍,为推进项目高效落地,工作组全程提供细致周到的跟踪服务。
“我们主动赴广东实地考察,精准把握企业的技术与产能特点,确保引优引强。”肖艳表示,“在项目落地阶段,我们与华润园区管委会协同推行‘一站式’代办服务,涵盖厂房选址、流程优化、手续报批等各环节。同时,提前对接人社部门,摸排周边劳动力,为企业储备员工,全面解除其后顾之忧。”
该项目不仅带来了产业,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就业岗位。在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熟练操作。来自小深坝村的陈阿姨一边工作一边说:“这里离家近,每天工作8小时,加班有补助,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元,比在家闲着强多了!”
据悉,该项目已优先招聘周边40余名脱贫户、监测对象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真正实现了“产业落地”与“群众增收”的同步驱动,为当地群众在家门口稳定就业拓宽了渠道。
项目负责人邓德政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我们预计今年销售额可达1500万元。选择落户富川华润园区,正是看中了这里低廉的电价、租金和人力成本,这对我们这类用电大户企业至关重要。”
目前,该企业主要为粤港澳大湾区进行拖鞋代加工生产。邓德政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借助粤桂协作平台,积极对接广东资源,开拓更广阔的销售市场。
自2017年粤桂协作启动以来,四会与富川已累计投入协作资金超1.13亿元,共同推进产业园建设。通过精准招商,园区已引进企业20余家,带动就业超过2500人。更值得一提的是,园区标准化厂房的租金收益归全县村集体所有,可实现每个村集体年均增收约4万元,有效壮大了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