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乡村“面子”,做实民生“里子”——城北街道全域掀起农村环境整治新热潮
近日,城北街道以“全域整治、全面提升”为目标,精心组织、全面动员,在各村(社区)掀起了一场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努力让乡村“旧貌”换“新颜”,不断提升辖区村(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高位推动,吹响环境整治“集结号”。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此次环境整治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通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统一思想,压实各村(社区)主体责任,形成了“街道主导、村社落实、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联动工作机制,确保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聚焦重点,打好垃圾清理“攻坚战”。本次整治行动聚焦“脏、乱、差”等突出问题,以“清垃圾、治污水、通沟渠”为重点,向卫生死角宣战。组织保洁员、志愿者对村内主干道、房前屋后、河道沟渠积存的垃圾进行“拉网式”清理,确保日产日清。针对农户房前屋后、杂物堆等,通过宣传引导与帮助清理相结合的方式,动员村民自觉整理,确保村容整洁有序。同时,加强对村内排水沟渠的疏浚和整治,严禁生活污水直排,逐步改善水体环境。
全民参与,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各村(社区)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拿起扫帚、铁锹,冲锋在整治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发动由村民、青年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活跃在村头巷尾,成为环境整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广大村民也从“看客”变“主角”,纷纷拿起工具,主动清理自家庭院和门前公共区域,“人人爱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氛围日益浓厚。
建章立制,确保整治成果“长效化”。为避免环境整治“一阵风”,街道在集中整治的同时,更加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将环境卫生要求纳入村规民约,明确村民责任义务,引导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全村级保洁队伍,明确保洁范围和工作标准,确保日常清扫保洁常态化、制度化。计划定期开展“美丽庭院”、“卫生文明户”等评比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激发村民参与环境维护的内生动力。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此次农村环境整治行动,不仅提升了乡村的“颜值”,更擦亮了乡村振兴的“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