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拂面焕新颜——燕塘镇珠绿岩村移风易俗绘就文明和谐新画卷
簸箕为笺,墨韵古朴,一首首五言诗在其上舒展,承载着珠绿岩村村民的共同约定。这些悬挂于村中各处的“诗笺簸箕”,不仅是一道独具韵味的乡土景致,更是钟山县燕塘镇珠绿岩村人人恪守的“活规约”。在这个瑶族人口占98%的自然村里,一场名为“绿岩新风”的移风易俗实践,正以富有民族特色的方式重塑村庄的文明风貌。
过去,“惯节”宴请曾是村民沉重的人情负担。2022年,珠绿岩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全面取消农历正月初八和十一月十五的“惯节”宴请,并自2025年起将农历正月初八创新转型为“绿岩新风日”民俗文化节。竹竿舞灵动欢快,高跷踩出喜庆,绣球传递喜悦,竞技活动与特色美食交织,彻底告别了以往“吃喝过节”的旧俗。在红白事方面,村里推行“喜事两日办、白事三日结”的硬规矩:喜事随礼不超过100元,白事不超过50元,宴请范围仅限于三代以内直系亲属。人情负担轻了,文明新风吹进了每家每户。
如何让村规民约从纸上走进心里?珠绿岩村给出了独具匠心的答案。2025年,村民理事会将村规改编成朗朗上口的五言诗歌《绿岩新风赋》,并邀请乡村振兴指导员将其书写于传统簸箕上,制成十四面“簸箕规约”,悬挂在村核心区域。村民举目可见、驻足可读,文明理念于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配套实施的“新风积分管理”和由村内“唐式五房”公正代表组成的“绿岩新风理事会”,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评议,确保规约落地生根。
改善环境,村民成为主力军。珠绿岩村推行“村集体自发、农户自愿、财政奖补”的模式,党员带头,村民积极响应。自筹资金6万元完成道路黑底化约910平方米,拆除危旧房屋10处,腾出空间建成公共停车场,并自筹3万元修建休闲小公园。家家户户落实“门前三包”(包卫生、包有序、包圈养),踊跃参与星级庭院评比,村容村貌实现美丽蝶变。
安全与关怀同样到位。村里严格管理三轮车非法载童行为,开设“交通安全小课堂”,由家长监督员和“红领巾监督员”共同守护孩子出行安全。针对五保户、失能老人等特殊群体,建立“一户一策”邻里互助机制,日常探访照料温暖人心。由理事会成员和党员代表组成的评议队伍,从源头化解纠纷,参与调解还可获得积分、参与文明评比,文明善治成效显著。
从簸箕规约到村民笑脸,珠绿岩村以文化为根、以民约为纲、以共建为路,在移风易俗的实践中焕发出文明和谐、生机勃勃的全新气象。绿岩新风,正吹向更广阔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