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粤桂协作 就业帮扶“无死角” 凌云“一县一企”让农村劳动力顾家又增收

工人在车间工作。
近年来,在粤桂协作机制的强力推动下,凌云县以“一县一企”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建设为抓手,让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顾家又增收”的幸福愿景,尤其为残疾人、脱贫户等群体铺就了坚实的致富路。
位于凌云县泗城镇旦村村的凌云县嵩鑫电子有限公司帮扶车间,是凌云县以“一县一企”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建设为抓手,推动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的一个缩影。这家成立于2019年11月的企业,3600平方米的厂房里,6条生产线有序运转,裁线、成型、焊锡等7大岗位上,70余名固定员工每天都在忙碌着。得益于技术门槛低、操作简便、工时灵活的特点,车间不仅吸引了周边村民前来务工,更成为残疾人与脱贫户劳动力的就业首选。
“以前外出打工不能照顾老人和小孩,现在步行10分钟就能到达车间,每月能挣3000多元,既能获得稳定收入,又能兼顾家庭。”车间工人杨玲玲的话语道出了众多员工的心声。目前,车间已吸纳20户脱贫户、10名残疾人稳定就业,通过手把手的技能培训,让他们从“零技能”变身“熟练工”,每月稳定增收有了保障。同时,公司在泗城镇、下甲镇设立外发代理点,让80名无法全职到厂工作的村民实现“居家就业”,真正做到就业帮扶“无死角”。
“我们计划再扩增10条生产线,厂内再新增150个岗位,外发岗位扩招至300人。”凌云县嵩鑫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大香介绍,随着粤桂协作力度的持续加大,企业发展的底气更足,将带动更多村民共享发展红利。作为认定挂牌的稳岗就业基地,该车间的成功实践,正是粤桂协作“企业主动、政府推动、群众参与”模式的鲜活例证,为县域就业帮扶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如今,在粤桂协作的纽带作用下,像凌云县嵩鑫电子有限公司这样的帮扶企业正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脱贫户劳动力通过勤劳双手实现增收致富,让协作之花在凌云大地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