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创新保障 特色产业扶持 深化协同发展 天等镇多维发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天等县天等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积极整合政策、产业、人才与资金等资源,探索出一条以“政策创新保障+特色产业扶持+深化协同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路径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该镇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与强化就业服务筑牢民生底线,安置乡村公益性岗位188个,引导2063人进入就业帮扶车间工作,牢牢稳住就业兜底保障。该镇积极构建灵活就业服务体系,建立村级灵活就业服务站,2024年以来累计推荐就业岗位3000余个,帮助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同时,该镇创新推行“六带两岗”就业发展模式,有效解决群众就业岗位不稳、低收入群体增收难等问题。目前,全镇脱贫人口与搬迁户的人均纯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幅均超过20%。
该镇将科技赋能农业与“庭院经济”相结合,围绕“土特产”做文章,推动科技与传统农业融合,成立天等县添利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添利公司”),在粤桂协作资金支持下,添利公司投资智慧农业生产基地项目,为村集体增收42万元。同时,该镇创新“庭院经济”模式,将闲置资源转化为增收引擎。稻香村利用农户庭院、闲置房屋,发展种桑养蚕、蔬菜、辣椒、水稻种植、碾米、酿酒等特色庭院小产业,打造庭院微工坊,户均增收15%;盛典村依托肉牛产业优势,建设46个养殖小区推动人畜分离。2024年,全镇集体经济收入达880万元,“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格局初具规模。
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该镇创新提出“强村带弱村”机制。由丽川社区牵头整合16个村(社区)资源,各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负责人,确保集体经济在党建引领下规范运营。添利公司通过投资智慧农业生产基地项目,流转土地125亩建设智慧大棚,种植水果黄瓜等高效作物,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超200人,实现年增收42万元,并推动洪岭村、仕民村等16个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
依托东西部粤桂协作机制,该镇积极争取东部企业、人才对接民族地区项目,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打造10条“帮扶车间一条街”,引进112家大小企业进驻,带动7065名劳动力就近就业。该镇构建“孵化基地+金融支持”体系,降低创业门槛。仕民村通过天等县天仕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等平台,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场地、设备和技术指导;定源制衣厂采用“总厂+车间”模式,在村屯设立8个分厂,吸纳5600余人就近就业。镇政府为返乡人员提供最高3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并配套50%利率贴息,2024年累计发放贷款2.44亿元,成功孵化食品加工、手袋制造等小微企业163家。
为培育“技术型新农人”,该镇将技能培训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抓手,创业和培训中嵌入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各民族交流合作。针对不同群体需求,镇政府联合广西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开展分层分类培训,累计举办电商课程70余场,孵化本土电商人才4000余人次。通过直播带货助销农特产品130万斤,成功破解红薯、指天椒等农特产滞销难题。在肉牛产业中,盛典村培养5名“职业收草人”,利用流动式秸秆加工车将废弃秸秆转化为饲料,降低养殖成本20%,户均年增收4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