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订单助销”到“产业造血”
北港集团绘就百马乡中和村振兴新图景
近日,2000多羽经严格检疫的七百弄鸡,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冷链物流中心完成屠宰、分装后,搭乘冷藏运输车连夜发往南宁。这是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今年为帮扶联系的百马乡中和村打通农产品销路的又一务实举措。此次北港集团采购的不仅有七百弄鸡,还有核桃、红皮花生油、高山旱藕粉等当地特色农产品,总采购额达86.59万元,为村集体带来10.39万元收益。采购活动是北港集团深耕中和村近十年,从“短期助销”到“长效造血”的帮扶实践的缩影。
中和村地处大化西北部大石山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无一亩水田,是典型的“缺水少地”的石山村。自2016年开展定点帮扶工作以来,北港集团累计投入170万元资金,为该村搭建起“产业骨架”——当年,出资100万元成立村集体经济运营主体“广西大化西江中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随后,陆续建成弄朽屯、弄旺屯2个养殖基地,总面积将近2500平方米,其中七百弄鸡养殖场规模超2000平方米。
中和村七百弄鸡养殖产业的发展壮大,是北港集团“产业链式帮扶”的生动体现。不同于简单的“买产品”,该集团创新构建“公司+能人+脱贫户”闭环模式:由村集体公司(产业公司)统一采购鸡苗、饲料,聘请村内能人负责养殖管理。养殖周期结束后,不仅通过集团内部采购消化大部分产品,还推动鸡肉深加工——研发的盐焗鸡、生鲜鸡等产品口味丰富鲜美,借助全程冷链物流发往全国各地,深受市场青睐。数据显示,仅七百弄鸡一项,中和村年均销售约7000羽,带动25户脱贫户每户年增收3000元,同时为村集体年增收约12万元。
帮扶既要“输血”,更要培育“造血”能力。在稳定特色养殖产业的基础上,北港集团进一步帮助中和村拓宽多元增收路径:一方面,通过“租金+分红”激活闲置资源,将村内闲置山羊养殖场出租给能人获取租金,同时投入粤桂帮扶资金参与冷链物流中心、岩滩美女峰旅游景区等项目建设,为村集体增加收入;另一方面,积极打通商超、832平台、国企联盟等销售渠道,减少村集体对单一采购的依赖。2024年,中和村村集体经济收益达10.8万元。
此次86.59万元的农产品采购,是中和村产业韧性的直接体现。除直接增加村集体收入外,更让村民切实感受到“订单式生产”的安全感——集团稳定的采购需求,不仅提高了农产品售价,还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有效降低市场波动风险。“我们希望以每次采购为纽带,引导村民提升品质意识、品牌意识。”北港集团驻中和村第一书记韦坤表示,下一步,该村还将推动黄金百香果等新兴产业落地,让村民从“靠帮扶”真正转向“能自主”。
据了解,中和村计划发展黄金百香果种植200余亩,与七百弄鸡、山羊养殖等产业形成“种养结合、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进一步丰富村内产业结构。同时,推进人才、基建等长效帮扶举措:通过设立人才专项基金吸引人才扎根大石山区,与高校合作定向培养农业技术、电商运营等人才;推动村内主干道拓宽和硬化,为产业发展打通“交通动脉”。持续助力中和村积累发展动能,逐步实现从“外部帮扶”到“内生发展”的转变,在大石山区书写“产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