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开放合作拓新道——2018年广西农业发展成就回眸(三)
继2017年度对外合作延伸绩效考评名列全国第四之后,广西农业对外合作2018年又创佳绩:在全国率先开展自治区级“两区”创建,并在全国农业对外合作两项重点工作部署会上作典型发言;全年前9个月引进区外境内农业项目306个,项目签约金额达320.9亿元,同比增长11.9%……
“我们以十九大精神、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引,创新推动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已初步形成行业类别齐全、重点区域突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农业对外合作格局。”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说。
“创新”是2018年广西农业对外交流合作的关键词,各种不断创新的合作模式,使农业双向开放合作迅速发展。中国(广西)-东盟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新(续)建项目被列入自治区“一带一路”建设重大项目。试验站加快推动了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走出去,开展种质资源收集和开发利用,促进项目所在国农业增产增效。2018年1-10月,从广西引进新品种到东盟5国试验示范共261个,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22个,推广面积100多万亩;为东盟国家培训农业技术人员815人次。
走出去,还要引进来。2018年从境外收集69份育种材料,引进23个品种到广西试种。中国(广西)-东盟蔬菜新品种博览会吸引了139家企业及科研单位的1460个蔬菜品种参展,展示了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等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蔬菜品种近百种,推动现代种业双向合作交流。
除了新品种新技术,产业投资的步伐也在加快。广西在越南、柬埔寨开展境外合作示范区,在凭祥市开展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试点建设,率先在全国启动“两区”创建,探索出多种产业发展模式。在凭祥试验区,“互市+加工”运营模式有力推进对外合作企业转型升级。不仅如此,“两区”还带动广西企业抱团走出去投资布局,目前备案登记走出去企业已有94家,协议投资金额30.9亿美元,走出去企业数和新增投资金额分别排全国11位和7位。
农产品出口贸易稳步推进。以质量安全可追溯为重点建设“三基地”,在沿边地区建立了4个农产品出口和沿边示范基地、4个沿边农业合作示范基地和2个桂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目前10个基地新品种、新技术示范面积超过5000亩,6个基地建成和完善了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不断搭建和畅通国际贸易平台,组织外向型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加强我区优势农产品国际市场推介。2018年1-9月,广西农产品进出口总额59.4亿美元,同比增长3.45%。
持续创新的合作平台,使农业对外合作水平不断提升。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农业投资合作论坛、第三届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部长级)及农业国际合作展等中国-东盟农业系列活动,17个国家和24个省区市300多家企业2000多人参会参展,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家,达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各成员国农业部关于食品与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草案,将2019年确定为“中国-东盟乡村交流年”。2018年桂台合作促进乡村振兴研讨会,围绕两岸农渔业合作发展、农业文化旅游、乡村治理等方面,探讨了两岸农业合作的方向和途径。仅2018年上半年,来桂投资农业的广东企业就有113家,实施产业扶贫项目69个,实际投资额160.3亿元。
针对发展短板,我区农业部门创新引资方式,重点瞄准强优企业,采取“点对点”的对接方式开展精准招商。2018年前9个月,共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家、全球知名跨国企业1家、中国500强企业2家、上市企业2家、投资亿元以上的国家级及省级龙头企业近60家。全区新引进区外境内农业项目306个,项目签约金额320.9亿元,同比增长11.9%;到位资金(含续建项目)343.2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100多个农业项目落户54个贫困县,投资总额超百亿元,到位资金约130亿元。
在人才培养合作方面,我区组织了农业科技管理人员赴美国举办“现代种业技术”培训班,面向企业高管举办了农业走出去政策培训班;组织6批120人次骨干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赴台湾举办农产品深加工、三产融合等专题培训班;派出20批59人次赴国外执行国际农业交流活动。通过培训和外派专家储备和培育一批专业强、外语好、有国际视野的农业复合型人才。我区还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农业培训中心平台作用,打造面向东盟国家的农业培训品牌,全年共培训东盟农业官员、管理和技术人员3期123人次,得到了东盟国家政府、农业院所的广泛认可,密切了广西与东盟国家交流和往来。
“广西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将成为东盟商品进入中国、中国内陆商品走向世界最便捷的通道。开展农业对外合作前景广阔,意义重大。下一步我们要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农资、农机、农产品加工等农业全产业链国际产能合作,不断提升广西农业开放合作高水平双向开放格局,为广西开放发展和脱贫攻坚作出更大贡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