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应对高温干旱的多种技术措施
种植业方面
水稻
(1)合理调配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协调农业生产用水与其他用水需求,与水利部门紧密合作,优化配置农业生产用水。同时,做好稻田沟渠的维修和清淤工作,减少漏水造成的损失。
(2)科学灌溉。对于处于孕穗期的单季晚稻,建议灌深水并采用日灌夜排的方法,以降低水稻冠层的温度。而对于未进入孕穗期的单季稻和早插的连作晚稻,应避免盲目漫灌,提倡采用湿润灌溉方式,以节约用水。
(3)及时补种改种。对于部分零星枯死的稻田,应进行移苗补种,以确保水稻生长的整齐度;而对于部分成块枯死的稻田,则应抓紧改种旱粮或蔬菜等作物,以防止土地荒芜。
(4)综合防控病虫害。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用适当的药剂进行及时防治,特别是要重点防治二化螟、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蔬菜
(1)采取降温措施。设施蔬菜可以通过加盖遮阳网等方式进行遮光降温,同时提高通风口的通风换气量;露地蔬菜则建议用稻草或作物秸秆进行覆盖畦面,以降低土温并保持土壤水分。对于茭白田,可以通过提高水位或放养浮萍等方式进行降温。此外,西瓜、冬瓜等果实在表面盖草可以防止灼伤。
(2)加强肥水管理。应千方百计地抗旱保苗,并在早晨低温时段进行灌水。山地蔬菜可以采用“微蓄微灌”系统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来保障蔬菜生长所需的肥水供应。必要时,可以在早晨进行根外追施叶面肥来提高蔬菜的抗逆性。
(3)强化病虫害防治。定期清除果园内的病叶、虫果,利用天敌如瓢虫、寄生蜂等自然控制害虫种群。同时,采用杀虫灯、性诱剂、色板诱杀及防虫网等物理手段,减少豆野螟、斜纹夜蛾等害虫的危害。必要时,在病害初期或害虫低龄期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并注意交替用药,确保农药安全间隔期得到严格执行。
(4)精细管理果树育苗。对于苹果、梨等果树,采用穴盘基质育苗技术,并加强苗期的降温、保湿和防虫工作。苗床和直播田块应覆盖遮阳网,以降低温度并保持湿度。同时,注意水分管理,确保出苗前后的环境适宜。出苗后,及时进行渐进高温炼苗,为后续定植做好准备。
茶叶
(1)科学灌溉。在早晨或傍晚时分,利用滴灌或喷灌等方式为茶园充分灌溉,确保水分充足。对于缺乏灌溉条件的茶园,应积极调度水源,进行取水灌溉。
(2)采取遮阳措施。搭建遮阳网以避免阳光直射,从而降低温度、增加湿度并减少蒸发。注意,遮阳网与茶蓬面应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直接覆盖影响茶树生长。同时,做好茶树行间的覆盖工作,以降低地温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茶树的高温抗逆能力。
(3)暂停相关农事活动。在极端高温干旱天气下,应暂停采摘、修剪、耕作等农事活动,以减轻茶树负担并保护其健康。
(4)促进灼伤茶树恢复。高温缓解且土壤湿润后,轻度或中度受灼的茶树可留枝养蓬,不进行修剪;重度受灼的茶树则应在枯死部位以下1-2厘米处进行修剪,并加强肥培管理以促进恢复和秋茶留养。
水果
(1)有序灌水。对于具备喷灌和滴灌条件的果园,应在土壤缺水时及时灌水,确保土壤保持适宜的含水量。灌水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5点之后或早晨进行,以土壤湿润但无积水为度。在严重干旱后,应避免漫灌,而应通过喷灌或滴灌逐步增加土壤水分,以防伤根。若不具备喷滴灌条件,漫灌后需及时排干沟中积水。
(2)地表覆盖。推荐采用树盘或行带覆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全园覆盖,覆盖物厚度约为15厘米。可选择的覆盖物包括秸秆、稻草、砻糠、木屑,或是割下的果园生草。这样不仅能提高土壤的保水力,还能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3)树体遮阳。对于受阳光直射的主干和大枝,可以用稻草、山草或报纸进行包扎,或喷涂石灰浆等,以防止日灼曝皮。有条件的果园,特别是挂果的果园,可以使用遮阳网覆盖树冠,以减少阳光直射,从而预防和减轻叶片及果实的日灼现象。
(4)适当减轻果树负载量。在严重干旱且缺乏足够水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摘除果实,以保护树体为主。同时,应及时疏除果树的病虫果和劣果,以减少水分消耗。
(5)科学灌水。对于中药材基地,如白术、玄参、桔梗、生姜和温郁金等,应在早晨或傍晚等温度较低时及时引水浇灌。建议采用畦沟灌跑马水的方式,避免全田漫灌。
(6)修剪降温。对于金银花、栀子等中药材,可以通过修剪植株来调整树形结构,从而减少叶片的水分蒸腾。
(7)遮阳覆盖与树盘覆盖。对于喜荫的中药材如铁皮石斛、黄精、白及和重楼等,应加盖遮阳网以减少阳光辐射。同时,早晚进行雾喷水并适当延长喷水时间,以提高空气湿度并降低田间温度。对于未封行的木本药用植物如厚朴和银杏等,可以用秸秆、杂草、绿肥或甘蔗渣等覆盖树盘,但需注意覆盖物应离树干保持一定距离。
(8)田间管理。在施用有机肥时需适当追施稀肥并严格控制浓缩肥的使用量以防高温烧毁植物叶片及心芽。
(9)适时制棒接种与加强养菌出菇管理。选择中高温型食用菌品种并适当调整培养基配方中氮源用量和含水量然后及时灭菌防酸化进行接种操作务必遵循无菌原则且在早晚气温较低时进行。之后需加强养菌出菇过程中的管理以确保食用菌的健康生长与高产优质。
选择适宜的越夏环境。若在室外越夏,应搭建遮阳网并增强通风以降温;若选择室内,则应将环境保持干燥、阴凉且通风良好。
采取遮阳措施并强化通风。可利用遮阳喷淋、湿帘或轴流风扇等方式进行降温。同时,应确保发菌场地的良好通风,早晚时段是通风换气的最佳时机。
减少菌棒的搬动并加强刺孔管理。尽量少移动菌棒,并推迟刺孔放气的时机。若确实需要刺孔通气,则应选择早晚天气凉爽时进行,并确保同一发菌场地内的菌棒分批刺孔,以防止高温对菌棒造成损害。
及时进行菌棒的散堆和排场。选择通风散热条件良好的室内或室外场所进行散堆和移堆操作,并注意轻拿轻放以避免振动菌棒。此外,这些操作应安排在早晚低温时段进行。
对于处于出菇阶段的菌棒,应加强通风降温以防止高温导致减产。
畜牧业方面:
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通过控制栏舍内环境温度、搭建遮荫棚或盖上遮荫物等方式减少热辐射,从而达到降温目的。合理安排畜禽的运动时间,并在早晚时段打开通风孔或门窗以促进空气流通。同时,可采取舍顶喷水、活体喷雾和安装湿帘等方法进一步降温。
强化饲养管理。控制饲养密度以避免畜禽热应激,并合理安排饲喂次数与时间(最好在早晨及傍晚喂食)。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适口性,并在饲料中添加小苏打、氯化钾和维生素C等以增强畜禽的耐热能力。此外,要确保充足清洁的饮水供应,饮水中可适量补充电解质如食盐、氯化钾和碳酸氢钠等。
加强疫病防控工作。养殖场需保持畜禽栏舍的清洁卫生并进行预防消毒,及时清除粪便和垫料以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同时,饲养管理人员应加强巡查并重点预防夏季常见病如肠炎和高热症等的发生。对于死亡畜禽,必须 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止疾病传播。
科学调控池塘水环境至关重要。通过提高池塘水位来降低下层水温,并定期进行加换水,以改善水质条件。同时,开启增氧机以防止新注水时局部水质温度和pH值变化过大引发应激反应,并延长增氧机的开启时间,从而在增氧的同时调节上下水层的温度差异。此外,采用遮阳网和反光膜等物理降温措施,对养殖动物进行保护,确保其健康生长。在投喂方面,需根据环境与摄食情况灵活调整,避免过量饲料导致水体腐烂变质,特别是在极端高温天气下应停止投饲。
及时起捕养殖动物以降低池塘密度,这是预防病害的重要措施。同时,使用生石灰、漂白粉或二氧化氯全池泼洒,进一步预防病害的发生。加强巡塘管理,密切观察养殖动物的活动、摄食与体色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并应对突发病害。一旦养殖动物出现死亡,应立即打捞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随意丢弃。同时,对打捞工具和人员进行消毒,以防止疾病进一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