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柿角斑病的防治建议
柿角斑病(俗称麻叶病)是柿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的尾孢属真菌,主要危害柿树老叶和果蒂,几乎所有柿品种均有发生,严重时可造成大量的落叶落果,对产量、树势均有较大影响。为有效控制柿角斑病的发生流行,建议果农及时采取下列防控措施、防止该病的危害。
一、发生特点
该病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蒂和病叶中越冬,春季温湿度适宜时孢子萌发,在广西柿产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从叶背气孔侵入叶片开始发病。经风雨传播可再次侵染,潜育期25~38天,6~7月阴雨较多的年份,发病严重。8月为发病高峰期,9月出现大量落叶落果,病蒂在树上能残存2~3年,病菌可继续存活,成为次年初侵染的主要来源和侵染中心。
二、防控建议
1.休眠期结合冬季清园减少越冬菌源,主要措施为清扫落叶,彻底摘掉树上残存的柿蒂,集中烧毁或深埋,最后喷施清园药剂。建议用药:97%矿物乳油100~150倍。
2.春梢长10 cm左右至开花前(3月初至4月中下旬)喷施保护剂为主的药剂2~3次,间隔期10~15天。建议用药配方:97%矿物乳油250~300倍+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50倍。
3.谢花后至果实开始着色前(5月初至8月底)喷施治疗剂为主的药剂4~5次,间隔期10~15天。5月初叶片开始表现病症,喷施治疗剂为主,建议本月喷药2次。6~8月,根据柿园发病情况,喷药2~3次,果实开始着色后停止用药。建议用药配方:97%矿物乳油250~300倍+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3000~3500倍。
三、注意事项
1.宜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进行防治,不宜在严重发病后才进行防治。
2.春夏季降雨较多,矿物油可提高药剂粘着性,抗雨水冲刷,可显著提高药剂防治效果,但必须选用园艺级矿物油;使用前应避免混用本身对柿树有药害的药剂,同时注意混药顺序(一般是先干后湿、先水后油),以免加重对叶片和幼果的药害;使用时应避开花期和中午高温时段用药,5月以后的高温季节,矿物油不宜与高浓度代森锰锌混用。
3.发病期产区正值雨季,需关注天气变化,抢抓有利天气进行防治,如施药后短时间内降中到大雨,雨后应及时补喷。
柿角斑病叶片正面(左)和反面(右)症状特征图(全金成/图)
柿角斑病柿蒂正面(左)和反面(右)症状特征图(全金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