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干快干抢攻坚,争速争先抓落实 ------雁山区率先完成第三次土壤普查表层采样任务
为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的通知》部署和《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雁山区在桂林市土壤普查办指导下,坚持“规范有序、突出特色、走在前列、争创一流”的理念,抓严、抓实、抓细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从6月2日至9月5日,仅用3个月时间,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完成241个表层样点调查采样工作,采样进度排名桂林市第一,自治区前列。主要做法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组织领导有力度。雁山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土壤普查工作,始终把土壤普查作为提升全区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守住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支撑来抓,持续高位推进。先后成立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组建7人专班,筹集工作经费200万元,为全面推动我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稳步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开展实操培训,质量控制有保障。为保障采样质量,实现普查数据质量追溯,压实普查工作质量责任。在样点下达之前,通过线上线下形式,提前对采样人员进行前期培训,全面学习《广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实施方案》、《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程》,严格内外部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各环节普查数据质量。全区共举办外业采样实操培训7期,其中线上3期学习60多人次,线下外业采样实操培训4期208人次,保证了每个乡镇至少2人持证上岗,全区质控人数达12人。
三、创新工作举措,多种形式提效率。实际采样过程中,对点位校核、采样取土困难等问题,工作队员主动思考,创新工作方法,及时解决实际困难。针对点位校核、立地调查和采样同时进行,确定点位和询问户主信息时间过久等情况,我区迅速组建乡镇农技人员、村委干部、村民、第三方机构“四方联动”调查队,提前以村委为单位开展样点校核和立地调查,再根据调查进度调度采样队进行采样,采样效率立即提高50%。针对采样布点、取土困难、拍照不易等情况,充分利用无人机勘探地形确定最优布点方式,聘请油钻专业工人应对难以采集的土壤类型。针对7-8月酷暑天气,组织7个采样队伍采取“白+黑”、“5+2”的工作模式轮番采样,既保障采样队员身体安全,也提高采样效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创新做法,有效推动了采样工作持续开展。
四、整合高校资源,专业技术有支撑。充分发挥我区高校数量多,人才资源优势,选定桂林理工大学为我区外业采样技术支撑单位,该校成立土壤普查专家答疑群和采样小组群,组织召开腾讯视频培训会议6次,开展线上答疑解惑1000多次,派出教授专家44人,有效解决了采样过程中遇到难题。特别是在自治区下发外业调查采样数据审核作业指导书后,桂林理工大学同步按照要求将213个样品送到有色金属桂林矿产地质测试中心进行检测,有效保障了采样工作持续有序推进。
五、统筹整体推进,协调联动有力量。我区28个表层样点落在七星区3个村委,为快速完成托管村委样点采样,市土壤三普办协调七星区与我区迅速联动,调度两个区质控人员、采样人员、乡镇及村委人员合计22人组成3支联合采样队伍,迅速开展表层样点采样工作,短短4天完成了28个表层样点采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