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自治区水利厅 自治区气象局印发关于切实抓好当前防汛抗旱保粮食生产若干措施的通知(桂农厅发〔2023〕41号)
各市、县(市、区)农业农村局、水利局、气象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科学有效应对不利气象条件,着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努力减轻灾害影响和损失,奋力夺取粮食丰产丰收,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会同水利厅、气象局制定了《关于切实抓好当前防汛抗旱保粮食生产的若干措施》,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
2023年5月18日
关于切实抓好当前防汛抗旱保粮食生产
的若干措施
据预测,今年汛期(4—9月),我区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汛期平均气温偏高,可能出现阶段性气象干旱和高温热浪天气过程,总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降水分布不均,可能出现旱涝并存的局面。为科学有效应对不利气象条件,努力减轻旱、涝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现就切实抓好当前防汛抗旱保粮食生产工作提出以下措施。
一、及时核报灾情信息
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持续开展雨水情、土壤墒情等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全区汛情和旱情的发展变化动态。要强化灾情调度,汛期要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灾情实行每周一报和突发即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及时通过农情系统上报农业受灾情况及抗灾进展等信息,报送的灾情数据要客观、准确、及时,防灾减灾救灾相关情况要形成报告及时上报。灾情结束后,要立即组织对受灾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特别是要按照农情调查标准认真判断、严格核准粮食作物受灾、成灾面积。
二、统筹调度水资源
统筹发挥河道及堤防、水库等各类水利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着力做好水工程来水预测分析,抓紧抢修水利基础设施,做好水库防洪及枯水期应急水量调度,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统筹开展蓄水保水,重点做好需水分析,提前做好用水计划,避免水资源浪费。加强防汛抗旱水源统一调度管理,优化水资源使用,指导各地开源节流,细化跨区调水、机械抽水等应急措施,强化粮食生产用水安全。
三、强化气象服务保障
加强农业农村、水利、气象部门的会商联动,加强数据资源共享,科学研判水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前做好防汛抗旱准备工作。充分发挥气象、水利(水文)、农情信息在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中的支撑作用,根据水旱灾情情况,及时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产品,共同提高预报预警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利用电视、广播、网站、微信、手机应用等渠道,向广大农户及时广泛发布各类水旱灾害预警信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协调相关部门抢抓旱区有利天气条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四、强化防汛抗旱农机保障
各地要根据作业类型明确本地防汛抗旱应急保障机具清单,确保农用水泵、喷灌机等防汛抗旱应急作业农机装备及零配件有效供给。与农机产销、改装、维修等企业主体建立直接联系制度,增强农机装备生产改装、零配件供应和应急抢修等保障能力。强化部门协作,建立水泵等救灾减灾设施装备应急储备共享共用机制,形成农机应急防灾减灾合力。指导骨干应急作业服务队与保有适用机具的主体加强联系,依托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统筹调配开展作业服务。
五、科学推广防汛抗旱技术
各地要按灾分类科学精准落实防灾减灾技术。防汛方面,要及时组织人员开展田间疏浚,加固堤坝沟渠,清理疏通排水沟渠,排除田间积水和清除田间杂物,确保雨后迅速排掉田间渍水,尽量避免粮食作物长时间浸泡;已经成熟的农作物要组织抢收,尽量避免过多损失;及时修复水毁农田等基础设施,尽快恢复生产。抗旱方面,要以水布局,做到“有水种稻、无水改旱”,确保种足种满。集成推广抗旱保水剂、水肥一体化等抗旱产品和关键技术,大力推广农作物地膜和秸秆覆盖栽培技术,畦面覆盖保墒,适当增加播种密度,采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黄腐酸类、腐殖酸类抗旱剂或其他类型叶面肥,补充水分,增加植株营养,提升作物抗旱能力。旱情解除后,及时追肥,促进作物生长。
六、积极筹措救灾资金
自治区将持续深化涉农资金整合统筹,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用于当前农业防汛抗旱工作,全力支持各地及时做好农田水利设施修复、改种补种、“一喷四防”促生长措施等防汛抗旱保粮食生产工作。各地要全面准确核实受灾情况,多渠道申报争取各类救灾资金,加快资金拨付,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切实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各地要积极筹措救灾资金,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督促补贴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减少农民灾害损失,帮助恢复粮食生产。
七、加强防汛抗旱服务指导
各地要统筹落实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树牢防汛抗旱、防灾减灾稳产夺丰收意识,加强早稻、春玉米、大豆、花生等春季粮油作物在田管理,组织专家、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分灾种、分作物开展服务指导,开展各种形式在线培训,因地制宜落实防灾减灾关键措施,促进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尽量减轻灾害损失。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示范带动小农户科学抗灾。对因灾绝收的地块,要做好种子、肥料、柴油、农机具等救灾物资调剂调运,指导农民根据茬口、季节、水利等情况及时改种、补种粮食作物,千方百计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八、加强宣传引导
各地尤其是重灾区要注重发掘和宣传防汛抗旱保粮食生产先进典型,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参与防汛抗旱工作,全力夺取今年粮食增产丰收。农业信息部门、新闻媒体要把握宣传导向,客观报道灾情,正确引导社会舆情,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密切关注舆论走向,分析研判后续衍生舆情趋势,做好应对预案,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