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调整2025年国家“粮改饲”(广西)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桂农厅办发〔2025〕76号)
有关市、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根据《财政部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农业产业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财农〔2024〕78号)、《财政部关于下达2025年农业产业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财农〔2025〕13号)、《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桂整合〔2024〕26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下达2025年第二批中央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桂整合〔2025〕6号)等文件精神,2025年度中央财政累计下达广西“粮改饲”项目资金3602万元。为做好2025年国家“粮改饲”(广西)项目实施,推进优质饲草料收贮利用和提高饲草料资源本地化水平,我厅修订调整了《2025年国家“粮改饲”(广西)项目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加快推进项目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2025年6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5年国家“粮改饲”(广西)
项目实施方案
为做好2025年国家“粮改饲”(广西)项目实施工作,保障优质饲草料供应,做大做强我区农牧结合和循环发展的现代草食畜牧业,推进优质饲草料收贮利用和提高饲草料资源本地化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通过实施“粮改饲”项目,扩大青贮玉米、甜高粱、高产牧草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提高甘蔗尾稍和桑枝(叶)利用率,增加饲草料收贮量,全面提升种、收、贮、用综合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动饲草料品种专用化、生产规模化、销售商品化,全面提高种植收益、草食家畜生产效率和养殖效益,推动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全区发展青贮全株玉米等优质牧草面积22.5万亩,收贮饲草料67.5万吨。
二、实施时间和范围
(一)实施时间。2025年1月1日—12月31日。
(二)实施范围。详见2025年“粮改饲”(广西)任务计划表(附件1)。
三、实施内容
(一)种植品种。全株玉米、甜高粱、牧草(桂牧1号等)优质饲草。甘蔗尾稍(叶)和桑枝(叶)收贮列入“粮改饲”补助内容,均为收贮3吨折算成种植1亩。各收贮实施主体应充分发掘现有牧草种植地潜能,采取混种、套种、补种等措施提高优质饲草种植面积和产量。鼓励各地结合项目实施,探索优质饲草与农作物秸秆混贮利用,提高饲草料本地化利用水平。
(二)补助对象。规模化草食家畜养殖场(户)或专业青贮饲草料收贮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
(三)资金用途和补助方式。主要用于2025年优质饲草料收贮补助;对大型收贮主体2025年贷款贴息、改扩建青贮池等收贮设施给予适当补助。项目县须在确保全株玉米等青贮饲草数量任务完成的情况下,根据下达本县(市、区)的补助资金规模确定具体补助标准,项目县县级行政区域内实行统一补贴标准。
四、实施程序
(一)制定实施方案。各项目县农业农村部门要根据调整后的任务目标,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或调整项目年度实施方案(包括项目目标任务、实施内容、实施主体、补助标准、补助方式、实施程序、实施进度、保障措施等内容),并于2025年6月25日前报送市级农业农村部门。市级农业农村部门批复后于2025年6月30日前报送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处和自治区畜牧站备案。
(二)优选实施主体。具体的实施主体由项目县农业农村部门结合本地实际自主确定,项目实施主体须持有有效的工商登记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青贮设备设施。项目县农业农村部门可以与各实施主体签订项目目标任务书,明确每个实施主体完成的收贮数量、收贮优质饲草、种植(折算)面积、时间节点和质量标准等,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规范收贮程序。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主动作为,引导实施主体与种植青贮玉米、甜高粱或高产牧草的农户签订收购合同(收储甘蔗尾梢和桑枝的实施主体可以不签订收储合同),合同内容要包括收购的数量、种植面积和收购价格等。
(四)项目验收和资金拨付。“粮改饲”项目验收分为初步验收和最后验收,初步验收是项目县对实施主体的项目阶段实施情况或总体完成情况进行验收,验收结果作为向实施主体预拨项目资金的依据;最后验收是项目县完成项目初步验收后向市农业农村局申请对项目完成全年计划任务情况进行的验收,验收结果作为项目全部资金拨付和绩效考评依据。
县级验收要把握三点关键:一是项目县农业农村部门要对有关资料、单据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建立专项台账,实行规范化管理。二是项目县农业农村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支持实施主体在做好项目阶段审计的前提下,申请阶段验收,批次拨付项目资金,缓解实施主体资金压力。三是抓紧办理项目资金拨付手续。实施主体完成项目并做好审计后,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专家组或第三方开展阶段验收(初步验收),验收通过后,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将验收结果在当地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公示无异议后,及时向县级财政部门申请项目资金并按规定尽快拨付给实施主体。
市级验收要把握三点关键:一是组织有专业人员和财务人员作为成员的专家组或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验收。二是对照项目实施方案批复内容逐项进行核验。三是与项目县对接,尽快完成全部项目资金拨付。
五、项目进度安排
2025年6月30日前,县级完成制定或调整、市级完成批复和报送“粮改饲”项目实施方案,并及时将项目实施方案公开、公示。
2025年6月—8月,项目县加快实施进度,定期向市级农业农村局、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处、自治区畜牧站报送“粮改饲”收贮进度报表。
2025年9月—12月,根据农业农村部要求,项目县增加项目调度频次,按时按质向市级农业农村局、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处、自治区畜牧站报送项目县“粮改饲”收贮进度报表,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汇总后在农业农村部“粮改饲”信息统计上报系统填报广西进度完成情况。
2026年1月,项目县农业农村部门在农业农村部“粮改饲”信息统计上报系统填报完成情况,并于2026年1月16日前将自评报告和工作总结报送所在市农业农村局和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处、自治区畜牧站;2026年1月30日前在农业农村投资项目管理平台填报项目资金支付情况。
2026年2月—3月,市级农业农村局对本市范围内所有项目县开展全覆盖项目绩效评价,并将评价报告报送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处、自治区畜牧站。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将抽取部分项目县开展项目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与下年度“粮改饲”工作补助资金安排相挂钩。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负责统筹部署“粮改饲”项目实施,不定期组织开展指导服务工作。市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辖区内项目实施情况统计汇总、绩效管理、监督检查和最后验收等。各项目县农业农村部门是实施“粮改饲”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加强与财政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切实抓好项目实施、监管、阶段验收、初步验收和总结等各项工作。
(二)强化项目管理,加快资金拨付。项目县农业农村部门要切实加强“粮改饲”项目监管,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资金管理规定,规范资金用途,专款专项专用,不得挤占挪用;要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审批和审计监督制度,在关键节点加强现场检查与指导;要重视项目资金拨付,主动与县级财政部门沟通对接和争取支持。市级验收完成之日起60日内,要完成项目资金拨付,并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在农业农村投资项目管理平台填报项目资金支付情况。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将对项目实施效果不佳、资金使用不规范、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项目县,取消其后续年度资金安排;对挤占挪用资金等违规行为,将对接自治区财政部门收回有关项目资金。
(三)加大指导和总结推广。各项目县要建立工作包抓制度,确定专人分片包干抓好饲草料“种、收、贮、用”技术服务;通过集中授课、现场参观、座谈、线上线下指导等方式,抓好青贮技术的培训推广;注意挖掘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提炼一批可操作、可推广、可复制的成熟模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未尽事宜,请与自治区畜牧站联系。联系人:卢维,联系电话:15994355564,电子邮箱:gxxmzxmyk@163.com。
附件:1.2025年国家“粮改饲”(广西)任务计划表
2.国家“粮改饲”(广西)项目县验收工作指导意见
附件名称 | 操作 |
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