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抓好2025年早稻、春玉米田间管理全力促进早稻、春玉米增产丰收的紧急通知(桂农厅办发〔2025〕54号)
各市、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受前期持续干旱少雨天气影响,全区早稻、春玉米种植、生长受到一定影响。当前,正值我区早稻和春玉米田间管理的关键期,各地要紧咬“保面积、稳产量”的目标,迅速行动,加强分类指导,落实早稻、春玉米田间管理各项技术措施,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努力夺取夏粮增产丰收。现将2025年广西早稻、春玉米早中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1.2025年广西早稻早中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2.2025年广西春玉米中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2025年5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2025年广西早稻早中期田间管理技术
指导意见
受前期持续气象干旱影响,当前我区早稻生产差异化明显,大部分已进入分蘖盛期,苗情同比稍差。为扎实做好早稻田间管理工作夺取早稻增产,提出如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加强抗旱保苗
针对已插早稻田间水分较常年普遍不足的情况,应继续加强苗情监测,按照“寸水返青、浅水分蘖”的要求做好田间水分管理。对缺水严重的田块,继续通过江河湖沟等水源抽水、打井抽水等方式,保障早稻返青和分蘖需水;迟抛迟插田块在抛插秧后前期以浅水勤灌为主;对栽插后田间受旱且短期内无法抽水灌溉田块,要在有薄水或湿润状态下施抗旱保水剂等药剂以提升土壤保水能力。
二、及时追肥促分蘖
根据目标产量、苗情,分区域、分时段科学合理及时施肥。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结合水稻品种的需肥特性,科学确定肥料施用量。采用有机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肥配施、补充中微量元素。迟抛插稻田要早施分蘖肥,特别是因旱长势弱、分蘖少的田块,每亩及时补施分蘖肥尿素和氯化钾各12—15公斤;移栽后5—7天,结合撒施大田除草剂,及时追施促蘖肥,每亩施尿素5—8公斤、氯化钾5—10公斤,促早生快发早够苗;移栽后15天追施壮蘖肥、平衡肥,亩施尿素3—5公斤。对二类田块应及时施攻蘖肥,移栽后7—15天撒施45%复合肥15—25公斤+尿素5公斤作追肥。保肥保水能力差的沙质土田、冷浸田宜采用少量多餐的施肥方法,并适当增施磷钾肥。对三类田块应排干田间积水后用壮秧剂2.5公斤拌腐熟农家肥均匀撒施,或用农用硫酸锌2.5公斤拌细沙均匀撒施,或用芸台素、云大120等叶面肥1200倍药液均匀喷施,有较多新根新叶后再施攻蘖肥。
三、加强中期管理
尽量减少过多无效分蘖造成的营养浪费。各地在指导高产攻关和面上生产时,中后期要及时控水控苗,通过调水晒田控蘖,构建高产群体结构,保障每亩有效穗数达18万以上。一是加强水分管理。按照“开好三沟、及时露晒、足水孕穗、薄水抽穗”的原则,及时开好田间“三沟”,并与田外排灌渠沟相连通,当分蘖苗数达到有效穗数的80%左右时(即每亩茎蘖数达到15—16万时),在灌溉水源有保证的地方,按照“一类田重晒、二类田多露轻晒、三类田只露田不晒”的要求进行露晒田,做到先露晒后够苗,晒田结束后采取干湿间歇灌溉。二是实施“一喷多促”。以“强化肥剂调控、促进灌浆结实,增加抗逆抗倒”为目标,根据不同长势和区域,在灌浆初期用叶面肥、调节剂、抗逆剂等混合喷施。三是加强病虫草害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密切关注病虫害监测预警情况,及时掌握病虫发生情况和为害特点,及时发动、指导群众选用对口农药进行科学防治。要结合分蘖追肥防除杂草,重点做好迁飞性“两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三病”(稻瘟病、稻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治,在早稻破口期普遍进行一次重点防治。大力推广防虫灯、诱捕器等生物防治手段,推进绿色高效环保防控技术发展。
四、抓好防灾减灾
各地要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增收的思想,切实抓好各种自然灾害的防御和应对,重点做好中后期洪涝灾害和高温灾害防御。一是防好洪涝灾害。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苗情,及早制定抗逆应变技术预案,在易受台风影响地区指导群众在水稻拔节前喷施调环酸钙、矮壮素等药剂控制株高以增强抗倒伏能力。二是防御高温灾害。早稻抽穗至灌浆结实期易出现持续35℃以上高温天气,采取浅湿灌溉,以湿为主,昼灌夜排,提升土壤供氧能力;后期忌过早断水,防止出现早衰和高温逼熟。高温天气过后,对于受害较轻田块,要加强水肥管理;受害较重田块,应看苗补施粒肥,每亩施用尿素1—3公斤或者施用叶面肥,增强后期叶片光合能力,促进籽粒灌浆结实。
附件2
2025年广西春玉米中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为切实抓好我区当前春玉米田间管理,确保我区春玉米增产,结合当前气象条件和生产实际,提出如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分类管理
对旱情尚未有效缓解的地区,采取广辟水源与推广应用喷灌、沟灌、分段灌、小畦灌、管道输水、隔沟交替等节水灌溉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玉米生长用水保障。对迟播地块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并采用地膜或秸秆覆盖,遮荫保墒。对已播种未出苗地块,及时浇水,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对苗不齐、苗较弱地块,要结合灌溉或降水及时追施苗肥。对早播、已拔节的地块,要及时追施攻杆肥。对无浇水条件的地块,可喷施磷酸二氢钾或旱地龙,提升植株抗旱能力。玉米大喇叭口期或灌浆结实初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赤·吲乙·芸苔或芸苔素内酯+40%戊唑·咪鲜胺,增强植株抗逆防倒,促进籽粒灌浆结实。
二、防治病虫害
加强病虫害监测调查和预测预报,重点抓好草地贪夜蛾、粘虫、玉米螟、蚜虫等虫害及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锈病、玉米纹枯病等病害的科学防治。要优先推广应用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对于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指导农户选用对口高效低生态风险药剂防治。防治草地贪夜蛾、粘虫、玉米螟等,可选用四氯虫酰胺、虱螨脲等杀虫剂及其复配剂,加强虫卵兼治;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可选用吡唑醚菌酯、丙环·嘧菌酯等药剂喷施;防治玉米锈病,可在发病初期选用唑醚·氟环唑等药剂及时开展防治;防治玉米纹枯病,可在发病初期选用井冈霉素、噻呋酰胺等药剂,针对植株下部茎杆和发病叶鞘喷雾。
三、加强防灾减灾
要继续抓好高温干旱,特别是玉米“卡脖子旱”的防御,同时防范旱涝急转,及时开挖排水沟渠,防止田间积水。对部分难以形成籽粒的玉米,适时转为青贮,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