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油菜抗旱抗涝保播种保全苗工作预案的通知(桂农厅办发〔2022〕150号)
各市、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厅机关有关处室、厅属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自2021年秋季开始的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仍持续影响并将于今年秋冬季发展加强。拉尼娜背景下天气气候极端异常,今年以来我区冷暖起伏大、旱涝急转猛,秋冬季天气不确定性大。预计我区2022年秋冬季(10—12月)气温偏高,降水持续偏少。桂北、桂中地区由于降水持续偏少出现夏秋冬连旱的可能性大。为贯彻落实全国三秋农业生产推进会精神以及《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油菜抗旱抗涝保播种保全苗工作预案〉的通知》(农明字〔2022〕82号)要求,指导各地主动防灾、科学抗灾,确保油菜适期播种和安全越冬,完成全区10万亩秋冬收籽油菜扩种任务,全力完成全区63万亩秋冬收籽油菜种植面积任务,结合我区实际,我厅制定了《油菜抗旱抗涝保播种保全苗工作预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2022年10月14日
油菜抗旱抗涝保播种保全苗工作预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三秋农业生产推进会精神,指导各地准确分析研判干旱、渍涝、冻害和病虫害等灾害发生形势,主动防灾、科学抗灾,确保油菜适期播种、培育冬前壮苗和安全越冬,完成全区10万亩秋冬收籽油菜扩种任务,全力完成全区63万亩秋冬收籽油菜种植面积任务,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常见自然灾害特点及防灾减灾技术
我区地处热带与亚热带交汇,北回归线贯穿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气候复杂多变,灾害频繁,经常受到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霜冻、大风、热带气旋等危害,其中以旱涝最为突出,极大影响油菜的生产。我区是全国降水最为丰富的省区之一,年均降雨量1200—2800mm,雨量充沛,但季、年分布不均,干湿季分明,2—7月为雨季,10—12月为旱季,但近年部分地区时常出现极端反常天气,如10—12月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导致田块无法进行犁耙耕地作业,油菜推迟播种或播不下种,影响油菜的正常生产。
(一)防旱灾
我区几乎年年有干旱,10—12月旱季正值油菜播种出苗和小苗生长的关键时期,缺水会导致发芽受阻,出苗率低,小苗长势弱,严重的甚至导致无法出苗或小苗大面积死亡。防旱灾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1.尽量选择有灌溉条件的地块种植油菜。播种后,采取沟灌的方式尽早浇水抗旱,切忌大水漫灌。
2.采取播种后覆土方式,并适当加大播种量。油菜种子覆土深度1—4 cm,沙壤土可适当深播,黏土宜浅播。
3.有条件的地方,可用稻草、秸秆等覆盖,减少水分蒸发。
4.对没有浇水条件的地块,采取以下防旱灾措施:
(1)油菜播种前茬是水稻田的,在水稻收获后,土壤墒情较好的,抓紧时间立即播种,建议采用可将种子覆土的联合播种机播种,播种深度调到3—5cm。
(2)加大播种量和播种密度,土壤墒情较好的,按点播100—150克/亩、撒播300—400克/亩进行播种;墒情较旱的,撒播用种量增加到500—600克/亩。
(3)对旱情可能持续的地区,一是采取育苗移栽,避开旱期适时移栽;二是推迟播种期,先旋耕开沟整地,整地时减少底肥用量,等待时机抢播,在选用生育期适中的高产优质品种前提下,推迟播种时间,桂北播种期不超过11月5日,桂中不超过11月20日,同时适当增加播种量,以密补迟,撒播用种量500克/亩。
5.旱灾严重期间不宜盲目追肥补肥,应先及时补水,一旦旱情缓解,抓紧时间加强肥水管理。
6.严重干旱导致出苗率低、大面积死苗的,待旱情缓解后,如仍处于适播期,则应及时重播、补播或移栽定植。
(二)防渍害和持续阴雨
我区一般于2月下旬开始进入雨季,直到7月份梅雨季节结束。2—5月的连绵阴雨可持续不断长达数月,而此时正值油菜开花、结荚、成熟、收获的关键时期,持续阴雨天和光照不足会导致开花授粉受影响、病害严重、贪青倒伏等,尤其是4—5月份的持续阴雨,严重影响油菜的成熟和收获,甚至无法收获,是影响我区油菜产量的最主要灾害之一。近年的10—12月时常出现秋天持续下雨的极端反常天气,严重影响油菜播种及播后苗期的正常生长。防渍害和持续阴雨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1.开好“三沟”配套做好排水。油菜田块要开沟起厢,厢沟、腰沟、围沟三沟相通。厢沟宽20—25 cm,沟深15—20 cm;中间开腰沟,四周开围沟,沟宽25—30 cm,沟深20—30 cm,清理排水出口。
2.油菜播种前茬是水稻田的地块,如果土壤含水量过高、通气不良,对油菜种子发芽影响大,会导致幼苗根系发育受阻、生长缓慢甚至死苗。同时,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病菌繁殖和传播。建议前茬水稻收割前15天要及时排水落干,水稻收获后合理晒田,待土壤湿度合适时,及时整地作厢,抢墒播种。
3.增加磷、钾肥施用量,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防止持续阴雨和光照不足导致的倒伏。
4.选用抗裂荚品种,成熟期采取二次收获方式,当主花序角果全部、全株和全田角果达70%—80%现黄,主花序下部角果呈黄色,种子呈固有颜色时割倒,晾晒5—10天后,抢时脱粒。
(三)防高温和暖冬
我区桂北油菜传统产区的冬季(12月至次年2月)会出现持续多日平均温度15℃左右的反常天气,俗称“暖冬”。在油菜苗期和生长前期,温度偏高会导致迅速抽薹和开花,也就是通常说的“早花”现象。高温和暖冬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一是营养生长不够,过早进入生殖生长,植株矮小;二是如后期再遇上低温,油菜花的花器和蕾角受冻害不能正常发育或枯萎脱落;三是早花和正常开花的间隔时间拉长,花期长会导致荚果成熟度严重不一致。另外,我区4月份白天温度常有30℃以上的高温,在油菜苗期和生长后期,如遇高温和干风热,一是花器发育不正常,蕾角脱落率增大,二是高温逼熟,严重影响籽粒的产量和含油率。防高温和暖冬的主要措施有:
1.品种选择。以半冬性品种为宜,桂北传统收籽油菜产区选用早熟、中熟品种皆可,迟熟和强冬性品种慎用;桂中收籽油菜区选用早熟半冬性品种为宜,特早熟品种、春性品种慎用,否则极易出现“早花”现象。
2.在花期前后进行科学灌水,或采用喷水并结合施0.2%磷酸二氢钾等叶面液肥的方法,可减轻高温危害。
(四)防雨雪冰冻灾害
我区热量丰富,桂中、南部分地区全年无霜冻,桂北偶有奇寒,但冬季寒潮入侵多伴随降雨,出现对农作物严重危害的雨雪冰冻灾害。防雨雪冰冻灾害主要措施有:
1.适时播种。我区一般12月下旬出现第一次寒潮和霜冻,建议在选用生育期适中的高产优质品种前提下,把好收籽油菜播种时间,桂北不超过11月5日,桂中不超过11月20日。
2.科学施肥,合理增加磷钾肥和有机肥,忌偏施氮肥,促发壮苗,抵御冻害。
3.及时清理油菜地的厢沟、腰沟、围沟,排除雪水、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油菜生长。
4.天气转好,灾情缓解后,尽快喷施叶面肥或追肥。
(五)精准施肥,防缺硼等微量元素
各地要获取油菜高产丰收,须精准施肥。施肥原则是以底肥为主、适时适量追肥为辅。种植油菜的稻作区每亩总施纯氮量8—15 kg,硼肥(有效硼含量12%)0.5 kg,氮肥、磷肥、钾肥用量按照N:P2O5:K2O=1:0.5:0.8的比例施用。可以在整地前每亩按照三元复合肥(15-15-15)30—50 kg+硼肥(有效硼含量12%)0.5kg作基肥。后期视苗情追施苗肥和薹肥,对长势偏旺、薹高超过30cm的,不宜追施尿素,可亩施2—3 kg氯化钾防倒伏。
以硼元素为主的微量元素对油菜生长发育影响较大,我区大部分地区有效硼一般都偏低,特别是新种油菜的稻作区冬闲田,需补充以硼为主的微量元素,以提高油菜籽的结实率。主要措施有:
1.大田整地时,结合施基肥,每亩施入硼肥(有效硼含量12%)1—2斤,连续多年种植油菜并已施过硼肥的,用量可减半。
2.如基肥未施硼肥,初花到盛花期在叶面喷施水溶性硼肥(0.2%的硼砂液)和磷酸二氢钾。
二、主要病虫草害种类及综合防治
(一)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1.黄曲条跳甲:主要危害油菜苗期(9—11月)。黄曲条跳甲世代重叠,善于跳跃,是广西目前危害最广、最严重、防治最困难的主要害虫之一。可用10%啶虫脒乳油、15%哒螨灵乳油等喷雾进行化学防治,严重的须间隔1周使用2次。黄曲条跳甲在低气温时,活性会显著降低,建议桂北播种期推迟到10月中旬,桂中推迟到10月下旬,错过跳甲发生的高峰期。
2.菜青虫:主要危害油菜苗期(9—12月)。在菜青虫幼虫3龄以前,可用0.3%印楝素、10%溴氰虫酰胺、1.8%阿维菌素乳油等喷雾进行化学防治,或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菜青虫的成虫菜粉蝶进行物理防治。
3.蚜虫:主要危害油菜花期和结荚期(2—5月)。可用10%吡虫啉、25%噻虫嗪等喷雾进行化学防治,或用黄板诱杀蚜虫进行物理防治。
(二)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菌核病是我区目前危害最广的主要病害之一,可用25%咪鲜胺乳油、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喷雾进行防治,初花期、盛花期各喷1次。
(三)主要草害及防治措施
我区田间杂草品种繁多,主要有看麦娘、猪殃殃、牛繁缕、荠菜等。芽前封闭除草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防治方法,即在油菜种子播种后出芽前(播后2天内)或移栽前,可选用乙草胺、精异丙甲草安(金都尔)等兑水均匀喷雾,进行芽前封闭除草。苗期如禾本科杂草危害严重,可在杂草2—4叶期,用10.8%高效氟吡甲禾灵、10%精喹禾灵等兑水均匀喷雾。在播种或移栽前15天,也可用草铵膦、草甘膦等灭生性除草剂进行灭杀除草,但一定要控制好用量和注意安全间隔时间,以免对油菜产生药害。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监测预警。各地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密切关注重大天气变化,完善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第一时间掌握雨情、水情等信息,适时发布预警,提前落实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加强应急值守,强化灾情调度,及时掌握墒情、虫情、病情等情况,及时组织应急防控和病虫害统防统治,因地制宜落实关键措施。
(二)强化技术指导。科学评估干旱、渍涝、冻害等影响,分区域分类制定防灾减灾技术意见,并及时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服务,在播种前把技术落实到种植主体。对重灾区采取蹲点包片,落实专人指导、专人负责,指导农民因地因时落实好防灾减灾措施,确保油菜种子落地成苗。同时,深入实施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积极开展高产示范样板建设和高产攻关,率先示范落实抗旱防涝关键技术,推动种植任务全面完成。
(三)强化政策支持。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政策、资金、物资和技术支持,根据灾情发展,及时申请农业救灾资金,搞好种子、化肥和提灌设备等农业救灾物资的调剂调运,满足抗灾需要,保障防灾减灾工作有序开展。
(四)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平台,普及渍涝、干旱对油菜播种出苗的影响和科学避灾抗灾技术措施,大力宣传农业抗旱防涝的重大行动、重大措施和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推动防灾减灾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