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250381号提案的答复(桂农厅函〔2025〕883号)
阳柳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促进县域经济差异化与特色化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关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指示精神,推动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健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8%,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排全国第4位。我厅推动县域经济差异化与特色化高质量发展主要举措如下:
一、做优做精“土特产”文章,壮大县域优势特色产业
通过借鉴推广我区螺蛳粉产业、芒果产业的发展经验,持续完善我区优势特色产业顶层设计,大力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完成编制《广西农业产业整体布局规划(2024—2027年)》,进一步挖掘县域产业多重价值,聚集资源要素,优化产业布局。全面启动“1+16”我区农业农村“十五五”系列规划编制,其中“1”即《广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五五”规划》,“16”即16个优势特色产业专项配套规划,科学谋划全区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实现路径和重大工程。全区各地优势特色产业亮点纷呈,“小产品大产业”阵营不断壮大。如横县茉莉花产业、隆安火龙果产业、马山黑山羊产业、融安金桔产业、永福罗汉果产业、恭城月柿产业、荔浦芋头产业、陆川猪产业、桂平淮山产业、灵山荔枝等县域产业均获得迅猛发展,助推我区“10+3+N”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持续提档升级。
二、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平台载体建设,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引擎
一是打造产业平台。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累计达13个,总数全国第7)、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累计达9个,总数全国第2)、农业产业强镇8个(累计达72个,总数全国第10)。二是培育产业经营主体。全区共培育645家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58家)、305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3.1万户家庭农场、5.94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擦亮产业品牌。全区有效期内绿色、有机、地标获证产品总数1856个,同比增长8.9%。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9个,累计达133个。武鸣沃柑、恭城月柿等12个区域公用品牌成功入围2025中国区域品牌百强榜,入围总数连续三年居全国第2,品牌总价值达952.1亿元,同比增长4.9%。
三、大力支持重点区域发展,补齐县域经济发展短板
一是巩固提升脱贫地区帮扶产业。持续开展帮扶项目资产管理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全区2.88万个帮扶产业项目中,落实巩固类1.74万个、升级类0.63万个、盘活类0.39万个,有效推动经营性资产保值增效、公益性资产持续发挥作用。二是加大重点地区帮扶力度。安排2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衔接资金72.96亿元,占全区下达总额的39.6%。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倾斜衔接资金4.12亿元支持安置区发展壮大后续产业,计划实施项目377个。三是强化粤桂东西部协作。对接广东省落实协作资金16.845亿元,按协议统筹推进产业、就业、消费、人才等帮扶工作。截至5月底,广东采购销售广西农副产品价值86.64亿元。
四、强化改革和科技支撑,创新县域发展新模式
一是实施智慧农业行动。我厅成立“人工智能+智慧农业”工作推进组,出台智慧农业行动方案,初步搭建“农业一张图”框架。我区创建了全国首个甘蔗智慧农场,建成了全区首个水稻无人农场、智慧渔场,打造了“无人化农场”“滴滴农机”“AI巡园”“施肥点点通”“智慧植保”“桂农码”等一批典型应用场景,争树一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二是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培育高素质农民6388人(累计培训29.5万人次),广西创新团队引进示范新品种、新技术540多项(个),深入开展万名农技员“送技上门”服务活动,扎实推进科技兴农。三是加快种业创新攻关。新审定水稻品种138个、优质稻占比86.9%。从巴基斯坦引进的1万枚优质奶水牛胚胎陆续移植,已成功产下胚胎犊牛85头。蚕种质资源“瑶蚕”通过国审,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桑蚕新资源。通过做强农业“芯片”,推动种业振兴,在我区培育出一批制种强县。
下一步,我厅将进一步推动我区县域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发展“畜渔蔬果蚕菌”领域现代设施农业,巩固提升我区“10+3+N”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擦亮广西作为全国知名“糖罐子”“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奶瓶子”的产业名片;大力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抓好畜禽粪污整治工作,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粮畜菌果等生态种养;创新发展农业农村新业态、新产业,打造“美丽乡村”+农业、文化、研学、旅游、康养、文创等,打通“两山理论”转化通道;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产业就业帮扶,建立健全项目联农带农机制,促进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推动我区县域经济迈出新步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2025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