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250615号提案的答复(桂农厅函〔2025〕878号)
曹崇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小型农田水利支撑 提升石漠化地区粮食生产综合效益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护职责划分方面。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根据部门“三定”职责,我厅负责高标准农田建设,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有选址要求,国家明确从2024年开始高标准农田项目原则上要在永久基本农田上选址建设(超出范围建设则属违规,有审计风险),因此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位于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的末级小型田间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水利部门则负责大中型灌区骨干渠系的建设与管护,上级骨干渠系与末级渠系衔接段及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田则存在建设空白区。同时,从国家层面了解,农业农村部和水利部在农田水利建设职责方面也未能理清。因此,为全力攻坚破解我区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难题,202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启动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攻坚行动,并于2024年4月7日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自治区水利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专班的通知》,成立了由自治区副主席许显辉担任组长,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林业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作为成员的自治区水利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专班,专班办公室设在自治区水利厅,在不改变、不替代成员单位相应职能职责的原则下,统筹各成员单位力量推进我区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工作。
(二)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护财政扶持方面。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2019—2022年,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亩均投入1500元;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2023年亩均投入新建项目提高至2000元、改造提升项目提高至1300元; 2024年及以后年度亩均财政投入新建项目提高至3000元,改造提升项目提高至2625元,投入标准逐年提升。此外,从2024年开始,自治区层面每年统筹相关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8亿元以上,用于支持开展广西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攻坚行动。据统计,2019—2024年间,全区共统筹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资金227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1170.4万亩,改造提升167.48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2万亩,累计修建塘堰(坝)754座、小型拦河坝3861座、农用井175座、小型集雨设施415座、泵站814座、疏浚沟渠2456公里、衬砌明渠(沟)28292公里、排水暗管794公里;修建田间道路13928公里,回车台、错车道15115座。其中,安排28.67亿元支持河池市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152.75 万亩、改造提升面积21.7万亩,建成灌溉与排水渠道2505公里,配套小型拦河坝、农用井、泵站、错车道、回车台小型集雨设施等13362座。2025年下达建设资金17250万元支持河池市建设高标准农田6.1万亩,新建3.3万亩、改造提升2.8万亩。
(三)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护政策支持方面。2024年6月7日,自治区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的意见》,推动我区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6月11日,印发《广西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攻坚行动方案(2024—2027年)》,着力解决我区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存在的灌溉水源不足、渠系“梗阻”和“最后一公里”、设施管护缺失等突出问题。到2027年,对集中连片耕地面积50亩以上且主要用于粮食生产的农田的灌溉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排涝工程等进行综合整治,着力恢复小型农业水利设施的水源调蓄能力、田间水网的输配水能力、农田沟渠的排涝能力。此外,我厅正在起草《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提升三年行动(2025—2027年)实施方案》,指导各地在往后实施的高标准农田项目中,优先实施田间灌溉排水设施,重点打通“灌溉无水、有水不通、排水不畅”等问题。
(四)加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管理方面。我厅相继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设施管护办法(试行)》《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激励实施办法》等文件,针对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从管护主体及其责任、管护内容标准、维修养护经费来源及其使用范围、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旨在建立权责明晰、制度健全、经费保障、考核科学的管护良性运行机制。经与自治区财政厅会商,今年起,将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经费提取比例从1%提升至1.5%(按年度投资总额从地方配套部分资金提取),县级可从每年下达的农田建设补助资金中提取管护经费用于全县范围内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工作。同时,在全区大力推行项目建设全流程信息化监管和“工程质量+管护保险”模式,鼓励市县多渠道筹措管护资金,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管护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农业经营主体、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管护,确保工程项目持续稳定发挥效益。
二、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厅将深入贯彻国家和自治区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广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规划方案》编制工作,科学规划到2035年的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任务,优先把产粮大县、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大中型灌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河池市也是规划支持的建设重点地区。同时,引导和激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参与高标准农田设施的日常管护;探索建立农民参与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模式,引入保险机制、购买第三方服务、委托专业机构等市场化方式,因地制宜建立管用有效的管护机制,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此外,我厅作为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攻坚行动专班成员,将会同水利等部门积极推动攻坚行动,加大对河池市的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围绕破解灌渠“阻、堵、断”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指导河池市将符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支持的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纳入项目库,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旱能灌、涝能排。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2025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