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250591号提案的答复(桂农厅函〔2025〕876号)
陈博智、黄兆明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夯实海洋牧场建设,铸就北部湾经济区向海图强新篇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科学规划布局,优化产业发展空间”的建议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会同自治区海洋局等部门,积极推动海洋空间布局优化。自治区海洋局会同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印发《广西海洋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打造中国南部海域“蓝色粮仓”,推动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编制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21—2035年)》,引导海洋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其中部分渔业用海区可在充分论证基础上用于海洋牧场选划。2021年以来,全区出让养殖用海项目333宗,面积18193.445公顷,全力做好养殖用海要素保障。下一步,将按照“疏近用远、生态发展、陆海接力、岸海联动”原则,修编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深远海养殖发展规划,力争划定20万亩适宜海域作为先行区,积极发展现代综合型海洋牧场新模式。
二、关于“加强科技研发应用,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的建议
自治区科技厅印发《“十四五”广西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加大海洋渔业关键技术研发投入,2024年以来立项支持海洋渔业领域项目16项,资助经费1835万元。2025年,重点推进“北部湾陆海接力智慧渔场养殖装备与新模式研究”项目,半潜式大型养殖平台已完成公开招标并建设。支持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与广西科学院牵头组建广西海洋实验室,聚焦海洋现代渔业产业链创新。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筹备推动成立广西渔业专家委员会,组建海上养殖装备技术专家组,创制抗风浪深远海养殖设施装备等。下一步,将健全海水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建设中国(广西)—东盟海洋水产种业研发基地等,建立海洋牧场科技创新联盟,推广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推动智能化发展。
三、关于“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建议
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全区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暨海洋牧场建设推进会,专题部署推动现代海洋牧场发展工作,目前全区累计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标准箱4623口、736.9万立方水体,年产金鲳鱼9.4万吨,排全国第2位。成功创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3个,投入运营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广西北部湾国际生鲜冷链园区,支持水产品精深加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将“加快建设北部湾国际滨海度假胜地”作为重点,推动北海、钦州、防城港旅游一体化,开发海滨海岛观光等产品。指导北海涠洲岛南湾鳄鱼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北海银滩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下一步,将完善冷链物流网络,培育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开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产品;挖掘海洋牧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休闲渔业、海钓等项目,打造“浪漫北部湾”品牌。
四、关于“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挥自治区湾长制办公室职责,编制《自治区湾长制2025年工作要点》,统筹部署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定期开展海水水质监测,在近岸海域布设40个国控点位,监测pH、溶解氧等14项指标,2024年优良水质面积比为92.9%,优于国家考核目标。出台《广西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规范入海排污口管理。制定南康江、白沙河总氮治理方案,深化陆海统筹、河海联动。自治区海洋局组织实施总投资10亿元的广西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实现沿海12海里实时观测,建成覆盖北部湾海域的观测传输网络,填补90%海域监测空白。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累计建设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投放人工鱼礁43.84万空立方米,放流海洋生物苗种24.95亿单位。下一步,将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监管,推进重点流域、海域综合整治,确保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
五、关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产业保障体系”的建议
2024年,自治区财政厅下达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89.59亿元,截至2025年5月已下达184.24亿元,可统筹支持特色渔业;“十三五”以来落实奖补资金8000万元,支持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创建;2024—2025年每年安排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资金8.09亿元、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渔业方向1.83亿元(2024年0.89亿元),支持渔业全产业链发展;设立金融惠企财政贴息政策,鼓励渔业保险创新。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设立海洋牧场专项资金缺乏政策依据,建议通过争取中央资金、统筹现有资金等方式完善海洋牧场建设。广西税务局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如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海水养殖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等;运用民族自治地方税政权限,出台多项减免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的税收优惠政策。自治区海洋局优化用海审批,依法减免海域使用金,推动整体海域论证使用,在防城港市试点海域使用权证、水域滩涂养殖证“两证同发”,压缩办理时限50%。下一步,将推动出台更多支持北部湾海洋牧场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六、关于“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产业影响力”的建议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推进与东盟、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举办中越北部湾渔业资源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引导企业通过租赁水域、援建设施、技术合作等方式建设海外养殖基地。与文莱合作实现鱼苗本土化供给,建成首个外海海洋牧场;与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开展水产科技合作,建成远洋渔业海外基地1个;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开展渔业展览推介,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自治区科技厅深化与东盟、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开展跨区域联合攻关。下一步,将继续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鼓励企业参与国际项目,引进优质资源和管理模式,推动北部湾海洋牧场与国际接轨。
七、关于“推动产业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的建议
我区制定了海洋牧场建设、运营、管理标准,包括养殖设施、水产品质量、生态环境监测等标准。通过加强企业和从业者培训,确保规范经营。支持金鲳鱼、近江牡蛎、南美白对虾等品种的良种选育和标准化养殖,“防城港金鲳鱼”等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下一步,将不断健全海洋牧场标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
八、关于“加强宣传引导与公众参与”的建议
我区通过举办渔业展览和推介活动等多种渠道宣传海洋牧场建设成果,提升公众认知;中越北部湾渔业资源联合增殖放流活动极大提高了社会参与度。下一步,将建立公众参与和举报机制,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监督海洋牧场生态保护工作,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共建共护的良好格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2025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