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5688号代表建议的答复(桂农厅函〔2025〕417号)
莫金枝等11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新质生产力的产品服务验证推广应用政策落地的建议(2025688号)》,由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交由我单位办理。经商自治区党委金融办,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教育厅、科技厅、民政厅、市场监管局等单位,现答复如下:
“十四五”以来,自治区层面印发广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和《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政策文件,启动新一轮科技“尖锋”行动现代特色农林业重大专项,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发力人工智能新赛道,深入实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应用,不断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成功打造一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领域数字化建设试点,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目前,全区已建成12个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建设试点项目。为强化金融支持,自治区层面出台《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贷款贴息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为现代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低息贷款支持。仅2024年,“桂惠贷”投向农业领域就达154.58亿元,其中,支持设施农业领域融资31.18亿元,支持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和技改主体融资4.04亿元。自治区层面还出台了《广西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等政策,提高老年助餐服务质量。目前全区共建有老年助餐点761个,2024年自治区层面安排资金2700多万元支持各地添置老年助餐设备和开展老年助餐服务。此外,我区积极探索高等教育与农业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高校结合区域特色和农业新质生产力需求,与企业联合成立了广西大学甘蔗与制糖产业学院、亚热带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学院等5个各具特色的涉农产业学院,实现了高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下一步,自治区层面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顶层设计。在谋划农业农村发展“十五五”规划和“十五五”农业行业发展相关规划时,主要聚焦农业科技创新短板,把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作为重点内容进行部署,形成创制新机制、攻关新技术、开发新品种、激活新智力、培育新业态等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思路。二是抢占农业科技创新制高点。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研发攻关和成果产业化。三是加大对设施农业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优化升级“桂惠贷”接续政策,支持广西融资担保集团、广西农业担保公司聚焦“三农”重点领域,按照担保金额0.5%比例、单笔不超过30万元给予担保补贴。同时,根据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做好智能设施养殖模式和智能餐厨标准制修订及老年助餐服务工作。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2025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