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024032号代表建议的答复(桂农厅函〔2024〕639号)
蓝庆森等8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百香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024032号),由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交由我单位办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适当放宽百香果种植的用地政策,允许撂荒耕地整治或失管丢弃老旧果园非粮化退出后可以用于百香果种植,或者指导粮果混种等的新型种植模式”的建议
国家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对于发展林果业确需占用一般耕地的,需要落实进出平衡。在耕地上培育种植经济果苗不符合耕地利用优先序及有关政策要求。当前,自治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动林果上山,拓展百香果种植空间。下一步自治区将进一步加强撂荒地整治,根据立地条件,宜粮则粮、宜特则特,发展粮食、特色水果等生产;积极开展百香果间套种粮食等技术的研究试点,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沟通,争取将符合条件的“果+粮”等间套种模式纳入耕地管理。
二、关于“成立一支区、市、县、镇的专业技术团队,多方面加强百香果技术培训和推广,选派技术人员驻村指导,多举办果农专业培训班”的建议
广西是全国水果第一大产区,省(区)、市、县三级均有负责水果产业的技术人员,自治区层面每年组织市、县技术骨干参与培训2期次以上。同时,广西根据主栽树种组建有柑橘、香蕉、芒果、荔枝龙眼、葡萄、落叶果树、特色水果七大水果创新团队服务产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区开展水果类技术培训250期次以上,培训约1.7万人次,覆盖全区所有水果主产县。组建科技特派团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2023年已打造3个水果科技示范基地。自治区农科院实施科技先锋队“强农富民”“六个一”专项行动,把百香果科研做到了田间地头、示范村和示范乡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持续强化广西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谋划新一批科技攻关以及产业化示范项目,促进具备产业化条件的科研成果快速进入市场,为我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抓好22个广西创新团队建设,以服务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为导向,进一步提升体系支撑引领产业发展能力。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在百香果种植和病虫害防控等方面提供技术服务支撑。深入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带头人、种养大户,提升农民种植技术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加快形成与产业需求相适应、与农村发展相协调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三、关于“积极向自治区农科院成果转化处、加工所争取建设广西北流市农业综合试验站”的建议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市县农科院所改革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4〕99号)有关规定,在全区范围内分批建立50—60个广西特色作物试验站。试验站优先选择有县(市、区)级农科所、有固定科研人员、有固定的科研用地、有特色产业和有地方政府支持的“五有”地方建设。目前在全区范围内已建设58个广西特色作物试验站。下一步,自治区农科院将加强与北流市百香果企业成功转化的合作,指导北流市申报广西特色作物试验站相关工作。
四、关于“建立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或专属营销渠道,创新‘互联网+’百香果电商模式”的建议
我区大力开展广西“桂果”产销对接,百香果的销售呈现快速增长势头,百香果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区内和区外大中城市建立了品牌形象展示店或经销店,组织做好广西品牌农产品稳定供应。依托广西农垦集团、广西农村投资集团、广西旅游发展集团等国企线上和线下平台和渠道,建立采购商和供应链国企联盟,推动区内国企联盟与国内大型采购商、行业协会、头部电商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23年,我区依托全国重点大型商超以及美团优选、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累计组织和指导开展36场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的广西“桂果”产销对接活动。结合农产品电商网红达人和网络营销师培育计划,提高各农产品产地高素质农民网络营销技能水平。下一步,将继续实施广西“桂品出乡”工程,进一步扩大与全国重点商超以及大型电商平台的合作,不断拓宽百香果销售渠道。
五、关于“着力加强品牌建设。推行产地标识管理、产品条码和质量管理、质量追溯制度,实现生产过程和农产品可追溯”的建议
近年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西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开展广西农业品牌宣传2653次,全国超过43.5亿人次收看,新媒体平台累计发布宣传稿件6389篇,点击人次超8000万,百香果等“桂字号”农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建立自治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对上联通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对下关联市、县自建平台,实施农产品生产主体建档立信、质量追溯和合格证管理。目前,累计在部级和自治区级平台登记的农产品生产主体约5600多家,开具电子承诺达标合格证19万余张。下一步我们将出台“桂字号”农业品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以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企业品牌为支撑、产品品牌为基础的农业品牌体系。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农业展、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农业展会和节庆活动,开展“桂字号”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加大品牌展示展销和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桂字号”农业品牌叫响大江南北。按照稳增量、优结构、强主体、增效益的要求,新认证一批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年内达到1700个以上,名特优新农产品争取突破100个。深入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创建20个网格化达标乡镇。推动“检测参数下基层”,对县级监管检测人员、乡镇监管员、村级协管员等开展大培训。抓好追溯“四挂钩”意见整改落实。拓展应用“信用+金融”,依据信用评价和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从严加强证后监管,对抽检不合格产品按照有关规定处置。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全区“三农”工作的关心支持。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2024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