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对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0230365号提案的答复(桂农厅函〔2023〕1001号)
徐建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设施农业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科学规划引导,着力优化设施农业布局
2023年6月,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制定印发了《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等三个设施农业的政策文件,从国家层面对设施农业的发展进行规划布局。2023年7月28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广西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科学规划我区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布局。下一步,我区将组织编制自治区、市、县三级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细化产业发展方向、产能布局、建设方案。
二、关于加大设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力度
《广西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2023年修订)》将果蔬冷藏保鲜设备等简易保鲜储藏设备、喷灌机、微喷灌设备、灌溉首部等节水施肥一体化设施、畜禽粪便发酵处理设备、水产养殖水质监控设备等环境调控设备、温室大棚设备、食用菌生产设备等设施农业设备纳入购置补贴范围。2022—2023年共筹措下达中央和自治区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79亿元,支持我区农机购置、优势特色农作物和高效机收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等。根据有关文件要求,目前暂无钢架大棚购置补贴试点政策的实施。下一步,自治区将加大对设施农业相关设施设备购置补贴力度,开展自主选择品目补贴试点,积极探索成套设施装备补贴方式。
三、关于坚持创新驱动,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十四五”以来,自治区持续加大设施农业专用品种、技术装备的研发与推广。广西现代特色农业“尖锋”专项中设立“设施蔬菜绿色丰产高效技术创新与示范”方向,开展设施蔬菜优良品种引育,创新、集成、熟化一批集约化、精准化、轻简化急需关键技术和产品;推广以“三避”为中心的水果防灾设施和技术,年均减少损失50万吨以上;扬翔公司首创的“集群式楼房智能化猪场”成果被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评价为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创新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养殖技术,实现高密度养殖和循环水利用,该项技术被农业农村部列入2021年全国农业十大引领性技术之一;抓紧抓实丘陵山区农作物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发展,编制《广西2023—2025年农机产品需求与科研导向目录》。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强化现代设施农业科技支撑,扎实推进种业振兴和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提高现代设施农业装备水平。
四、关于拓宽融资渠道,促进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
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自治区多渠道筹集资金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统筹中央和自治区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等资金支持设施农业发展。如2023年落实中央转移支付资金2.2442亿元重点支持设施农业经营主体实施生产条件改善;落实中央渔业发展补助资金和中央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资金共1.2163亿元支持设施渔业发展;落实4.8亿元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124个设施农业项目建设。二是创新信贷机制扶持中小型规模设施农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通过“经营贷”等普惠性产品和“三农贷”等多个“桂惠贷”名单制产品不断加大优惠利率贷款投放力度,帮助包括设施农业在内的中小微、“三农”、民营等主体降低融资成本。将部分设施农业涉及产品纳入农业保险保障范围并给予保费补贴。关于设立现代设施农业产能提升专项资金的建议,按规定需要开展充足的调研论证并按程序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目前,相关工作尚未开展。下一步,自治区将完善设施农业财政投入机制,统筹相关资金支持设施农业;调研论证设立现代设施农业产能提升专项资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拓宽金融保险支持渠道,鼓励引导更多金融社会资本投入设施农业。
五、关于加大人才团队引育力度,健全设施农业服务体系
自治区十分重视设施农业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一是加大设施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训力度。2022—2023年自治区下达专项资金4.59亿元支持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现代农民培训,2022年度我区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3.8万人,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23.22万人。二是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实施农业农村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组织引导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履行好促转化、推技术、做示范等公益性职能,加大设施农业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展示和推广力度。下一步,我区将加大设施农业专家顾问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力度,加强与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自治区妇联、共青团广西区委等部门合作,积极吸纳妇女、青年、退伍军人等群体参加培训;推动区内涉农院校开设设施农业相关课程,持续做好乡镇农技人员定向生培养,不断优化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结构。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区农业农村厅工作的关心支持。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2023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