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做好早稻前期病虫害监控工作
据农情信息,当前我区早稻桂南、桂中大部处于移栽返青至分蘖期,桂北大部处于播种出苗至移栽期。当前,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等虫害在水稻上有一定程度发生,发生为害总体同比偏轻。4月下旬后,随着进入汛期和雨水即将来临,早稻病虫将开始逐渐进入发生为害盛期。各地植保部门要坚持“天天调查,五天一报,重大病虫灾害实时汇报”工作制度,深入田间调查,密切监测水稻“两迁”害虫、二化螟、稻瘟病和水稻纹枯病等重大病虫发生动态,适当采集白背飞虱样品送检进行带毒率检测,及时发布病虫情报,科学指导病虫防控工作。
一、稻飞虱
(一)灯下虫量。始见期接近常年,虫量较上年同期偏少。统计31个县(市、区)3月1日至4月15日总诱虫量为1337头,同比减少79.57%;褐飞虱比例为39.87%,上年同期为22.73%。灯下诱虫较多的站点为钦北区(576头),藤县(215头),融水县(150头),三个站点诱虫量占总诱虫量的70.38%。
(二)田间发生。4月上中旬系统田调查,稻飞虱主要在桂南、沿海局部稻区发生,发生较上年同期轻。百丛虫量一般1~12头,高的110~324头。
二、稻纵卷叶螟
第一代稻纵卷叶螟发生较上年同期偏轻,主要在沿海局部稻区发生。3月下旬田间幼虫始见,接近上年;田间虫量较上年同期偏少,个别田块发生达防治指标(50头/百丛)。4月上中旬部分县系统田调查,百丛虫量一般1~17头,钦南区个别田块达53头。
三、二化螟
(一)灯下虫量。灯下始见接近常年,虫量较上年同期偏少,统计江州等34个县(市、区)3月11日至4月15日共诱虫13350头,比上年同期减少62.14%。灯下虫量较多的县有江州(3304头)、武宣(1998头)、港南(1195头)。
(二)田间发生。主要在桂中、桂南和沿海局部稻区发生,个别田块发生较重。4月上中旬局部稻区调查,亩有卵一般2~70块,高的187~289块,灵山县个别田块高达2050块。灵山县田间调查幼虫虫口密度一般79.2~198 头/亩,个别田块达594头/亩。
此外,三化螟、台湾稻螟、大螟、稻叶水蝇、水稻纹枯病、水稻立枯病、水稻青枯病、福寿螺、鼠害、杂草等有害生物在局部地区也有不同程度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