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十大援外农匠”风采——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中心援外20年侧记

稻浪千重的筑梦者,中非减贫的引路人
杨华德,男,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H4级农业援外专家,农业推广研究员,援布隆迪第三至第六期高级农业专家组水稻专家兼组长。推动布水稻单产突破13吨/公顷,创非洲纪录,建设76个减贫示范村,培养百余名青年带头人,帮助近10万农户减贫致富。荣获布隆迪国家功勋成就奖和“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入选习近平主席2025年新年贺词视频。

中非沃土的耕耘使者,坚定卓越的减贫先锋
张世洪,男,1966年出生,中共党员,M4级农业援外专家,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援埃塞俄比亚第四期高级农业专家组畜牧专家兼组长。带领专家组高效建成中埃减贫示范村和Yeka示范中心,获津巴布韦农业部两次颁发“特别贡献奖”,两度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科技拔尖人才称号”。

援非农业的标杆人物,家禽养猪的权威专家
赵珂,男,1978年出生,民主促进会成员,M2级农业援外专家,高级兽医师,援津巴布韦第四期高级农业专家组家禽专家兼组长。主持完成国家级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三项。创建的“口粮田”“菜篮子”“种养循环”等工程,为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获津农业部“特别贡献奖”。

六赴非洲的授渔工匠,减贫路上的精准舵手
段振华,男,1983年出生,中国农工党党员,M4级农业援外专家,正高级兽医师,援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第四期农牧业技术援助项目兽医专家兼组长。将畜牧兽医技术在埃塞俄比亚、吉布提、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国广泛推广,横跨东西非,曾获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两国农业部“突出贡献奖”和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个人”。

丰收希望的播种人,中布友谊的排头兵
胡宇舟,男,1970年出生,中共党员,H1级农业援外专家,正高级农艺师,援布基纳法索第三期农业专家组水稻专家兼组长。带领的团队获布农业部“突出贡献奖”,被我使馆称为“中布友好排头兵”。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农业农村部“全国种子检验先进个人”。

刘长辉,男,1969年出生,中共党员,H2级农业援外专家,正高级兽医师,援布隆迪第五期、第六期高级农业专家组家禽养殖专家兼副组长。研制鸡新城疫灭活疫苗,破解当地疫病防控难题,建立格林四村养鸡示范村,培养600余名青年带头人,获布农业部三次颁发“特殊贡献奖”,被评为天津市“五一劳动模范”。

禽蛋富民的筑梦使者,中古合作的牧耕翘楚
胡小全,男,1974年出生,九三社员,H1级农业援外专家,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援古巴农业专家组家禽养殖专家兼副组长。在家禽饲料本地化生产、兽医防疫防控技术等方面为受援国填补科技空白。曾援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获两国农业部“突出贡献奖”。获贵州省委统战部“全省统一战线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斐济沃野的机鸣先锋,中斐合作的硬核担当
马腾飞,男,1987年出生,中共党员,P5级农业援外专家,经济师,援斐济第三期农业专家组农机专家兼副组长。在农机推广、工程攻坚、扶贫减贫等领域取得卓越成效,获斐济总统颁发“斐济总统稻农奖”。

五赴非洲的老黄牛,中埃友谊的播种机
刘守云,男,1966年出生,中共党员,M2级农业援外专家,高级农艺师,援埃塞俄比亚第四期高级农业专家组蔬菜专家兼副组长。五次赴非洲参加农业援外项目,在蔬菜、油菜、棉花高产示范和技术培训等方面为受援国作出卓越贡献。

国际援农的卓越典范,南太岛国的稻香使者
吴明奎,男,1977年出生,民革党员,M1级农业援外专家,高级农艺师,援斐济第三期农业专家组水稻制种专家。创建Rakiraki地区Madhuvani减贫示范村,带动51户农户年收稻谷130吨,户均年产翻番。获斐济总统颁发“斐济总统稻农奖”。曾获津巴布韦农业部长颁发“津中农业贡献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