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马奋蹄 农文旅融合加速跑
在广西的绿水青山间,有一个神奇的地方,那里住着一群可爱的矮马。
这个地方位于百色市德保县燕峒乡,名为国家级德保矮马保种场和矮马王国景区。
数据显示,保种场目前存栏德保矮马382匹,较2023年增加116匹。
矮马奋蹄,不仅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为乡村全面振兴开辟了新路径。
这些年,我区高度重视德保矮马的保种繁育和文化传承,秉承着“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理念,通过种质资源保护、农文旅融合发展、深挖文化价值等,不断拓宽德保矮马产业发展空间。
1 加强保护 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德保矮马原产百色市德保县,是世界上仅有的两大矮马源流之一,成年马身高仅为76—106厘米,具有极高的科研、观赏和文化价值,被誉为“马中熊猫”。我国古代称矮马为“果下马”,始于汉代,因体小可行于果树下而得名。
过去,由于交通条件不便和运输工具滞后,德保矮马走山路爬坡如履平地,成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耕作和运输工具。
“以前这里山高路陡不通车,小时候我们出门赶集、上山砍柴、走亲访友都靠德保矮马。”土生土长的德保人对德保矮马记忆犹新。
如今,随着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交通运输工具的普及,德保矮马作为劳役和运输工具的功能日渐弱化,饲养德保矮马的村民也逐渐减少,德保矮马的数量也较过去有所下降。
为此,当地健全完善德保矮马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制定德保矮马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行动方案,组织开展德保矮马种质资源核查、遗传评估和遗传资源收集工作,推动德保矮马种群数量稳步提升。
今年,德保县国家级德保矮马保种场新生马驹26匹,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德保矮马异地保种场新生马驹11匹。
2 深挖特色 赋能产业融合发展
在德保矮马王国,随处可见以矮马为元素的建筑物、图案和玩偶,一栋栋坐落在山间的北欧风格仿木房子成了国内知名的“网红打卡地”,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的童话世界。对于许多小朋友来说,景区里最吸引人的游玩项目当然是德保矮马骑乘体验。
“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在这里不但能够一睹芳容,还可以体验骑乘。”陕西游客杨璐瑶兴奋地说,今年暑假还想再过来玩几天,在亲近自然的树屋酒店住几个晚上。
“依托德保矮马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帮扶项目,投入粤桂财政资金700万元,用于新建矮马室内训练场1栋,改造提升德保矮马历史文化展厅,维修改造露天马场跑道,不断完善矮马王国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德保矮马王国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项目建成后,预计矮马骑行体验年均5万人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1万元以上。
在德保矮马王国的文创商店,以“德保矮马”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游客。产品以德保矮马为原型,由德保矮马实业有限公司采用优质材料与精湛工艺制作而成,融入壮族文化元素和矮马“萌宠”形象,开发出矮马玩偶、矮马挂件、矮马文具等文创产品,承载着厚重深远的壮乡文化和风土人情。
近年来,广西积极挖掘德保矮马文旅价值和潜力,打造矮马旅游品牌,建成以矮马为主题的德保矮马王国4A级旅游景区,开发德保矮马主题研学线路,精心打造系列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推动矮马产业由过去的传统役用逐步向竞技运动、骑乘体验、科普研学等方向转型。
德保矮马王国景区自2020年运营以来,每年接待游客约12万人次。2024年,景区接待研学团队开展相关马术研学课程3000人次。
此外,当地大力推动德保矮马王国景区与广西区内外各景区加强交流合作,以“一个总部+N个分园”的模式,先后在南宁、北京、深圳等地建设融合休闲度假、矮马观赏、骑乘体验、亲子互动、科普研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德保矮马萌宠乐园,设有矮马竞技场、萌宠部落、矮马小镇等多个区域,游客可以在这里近距离与德保矮马互动。
3 强化宣传 擦亮德保矮马名片
2024年5月23日,德保矮马参加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大秀风采,与欧洲混血运动马、英国设特兰等世界顶级马匹“竞技”,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嘉宾和游客观赏。
在展会现场,德保县代表全国文旅县域作了德保矮马文化宣传推介,德保矮马展厅还展出了以德保矮马萌宠特点为主题的时尚文化创意产品。
2024年以来,德保矮马先后参加中越边民大联欢系列活动、中甲联赛开幕式、北京世界地球健康日主题活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内蒙古那达慕大会、2024年全国乡村文化体育展演季广西站系列活动等大型主题活动,活动中,国内外政要、驻华使节、知名专家学者等纷纷与德保矮马合影留念,德保矮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广西深挖德保矮马的人文典故,探寻德保矮马的文化古迹,通过纪录片、情景剧、马术表演、历史展览等方式用心用情讲好德保矮马故事,持续擦亮德保矮马文化名片。
与此同时,依托广西畜禽品种改良站、广西大学、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德保矮马保种场等科研单位,广西探索建立一支从马的养护、保种、训教到宣传推广、文化营销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德保矮马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