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遴选39个村寨打造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彰显村寨和合之美
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程阳八寨景区侗族纺纱表演。龚普康 摄
金秋十月,山河锦绣。龙脊大寨,金色梯田稻浪滚滚秋色浓;程阳八寨,侗寨木楼间青石板路游人如织;黑水河畔卜花村,特色小院错落有致,各族游客纵情山水间……
今年7月,国家民委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和美村寨建设行动的通知》,在全国部署开展和美村寨建设。目前,广西成功获评137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评定了200个广西民族特色村寨。
开展民族村寨建设与文旅融合发展试点,是和美村寨建设的重要内容。广西遴选了39个村寨作为试点,打造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如今,全区各地民族村寨通过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彰显村寨和合之美。
以文塑魂 促农文旅融合
“等龙脊下雨的朋友们可以出发了!”10月15日清晨,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村民潘德雄发了一条朋友圈,为自家民宿揽客。
眼下,大寨村绝美的梯田风光,吸引了各族游客前来观赏,金色稻浪之中拍照打卡的游客随处可见。
“国庆假期,我家的民宿都是满房。”10月以来龙脊梯田旅游火爆,潘德雄喜笑颜开。
作为广西民族村寨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点村寨,大寨村赶上了好机遇。大寨村党支部原书记潘保玉告诉记者,在旅游旺季,大寨村的民宿经常是一房难求。
据统计,今年国庆期间龙脊梯田景区接待游客12.15万人次,同比增长24.66%。
宾阳县蔡村利用“家门口即是景区”的优势旅游资源,将“古辣香米”特色产业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万元,全村都吃上旅游饭;灌阳县洞井村探索“民族村寨+产业+旅游”模式,推进农业与餐饮、文旅等产业融合,建成一批以田园、乡村为主题的特色民宿、农家乐,每年游客量超10万人次……
“民族村寨作为广西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韦波表示,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民族村寨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已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
此外,广西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民族村寨串联起来,创新推出“多彩民俗 千年村寨”等系列民族特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成为广西民族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窗口。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数约1.32亿人次,同比增长14.9%,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约1233.46亿元,同比增长24.1%。
“试点工作不仅打破传统种养思维定势,也使当地农业从单一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向多元化、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型发展,形成以旅游产业为龙头,带动茶叶、林果业等特色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自治区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振林表示,试点村寨坚持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
以旅兴文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富川瑶族自治县葛坡镇深坡村,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行进在古韵悠悠的三镶石板街,穿过古朴雄奇的大小门楼,街道两旁的青砖绿瓦马头墙老式建筑,依稀可见深坡村昔日的繁荣。
近年来,富川围绕深坡村深厚的书香文化和古村落建筑群,推进中华文化研学体验和农耕田园体验,积极探索“民族村寨+田园风光+文化研学”模式,打造具有民族团结内涵的民族村寨旅游精品,游客逐年上升。
“全区各试点村寨充分挖掘各种文化资源,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业态,吸引各族群众前来参观旅游,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自治区民宗委经济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10月桂林,峰峦叠翠、碧波荡漾,竹筏游船往来穿梭。
位于漓江中段的桂林市雁山区草坪回族乡潜经村,是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回族聚居古村落,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成为潜经村的一张亮丽名片。
“我们这里的客人来自五湖四海,还有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英国的游客。”2012年,潜经村村民吴啟春抓住商机,率先把自家漓江边的破旧房子改造成一家江景民族特色餐馆,如今餐馆生意越来越红火。
“潜经村发展漓江竹筏游、绿道休闲骑行游、农家乐乡村游,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游客数量不断攀升。”潜经村党支部书记郑道娟说,2023年潜经村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
金秀瑶族自治县六段屯利用大瑶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厚重深远的人文底蕴,推出“走费孝通之路,浇民族团结之花”等研学品牌,2023年研学旅行学生达5万人次;兴安县投入60多亿元建设华江瑶族乡休闲康养旅游项目,打造了“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旅游服务体系,年均接待游客量达50多万人次;昭平县黄姚古镇、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成功创建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柳州月也侗寨等5个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广西加快推进具有民族特色的高等级旅游景区、旅游消费集聚区目建设,吸引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各族群众在旅游中,览中华家园之美、文明之美,结交各族朋友,增进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
传承发展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溪水清清,水车悠悠。
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林溪河畔,8个侗族村寨相连成片,造型美观且工艺精湛的鼓楼、风雨桥、吊脚楼、戏台等特色木构建筑错落分布,构建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群落——程阳八寨。这里民族风情浓郁,拥有中国最大侗族木构建筑博物馆的美誉。
“我们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和民族村寨保护建设,通过《侗恋程阳》等文艺演出,将民族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元素精心制作、融合在一起。”林溪镇党委书记李兴旺介绍,程阳八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农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民族村寨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纽带,也是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广西试点村寨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深入挖掘、整理、开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活态遗产和体验项目,让历史发声、文物说话、风景融情,各族群众直观感受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在轻松自在的旅游氛围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走进灵山县大芦村,古色古香的建筑,鬼斧神工般的雕梁画栋,厅门堂内高悬的古匾,无不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漫步北流市民乐镇萝村,流连于古寺、古堡、古屋、古巷、古桥、古树、古画之间,与先贤进行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
“这些民族村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各试点村寨已成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发展、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示范园地。”李振林表示,全区各地要进一步围绕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底色,深入挖掘广西地域文化特色,将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融入民族村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