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毛洲岛村:小小农家乐撬动富民大产业
美丽的毛洲岛村,被漓江环绕。
本报记者秦丽云 唐迅 实习生罗彩福 通讯员黄勇丹 周润 文/摄
江上,竹筏连成长龙;江边,众多游客戏水欢;岛上,游人在体验休闲采摘后,开心品尝特色农家菜……暑假以来,灵川县毛洲岛村的旅游盛况,就像暑期的高温天气一样——热辣、滚烫。
毛洲岛村是灵川县大圩镇毛洲村委下辖的一个自然村。该村位处漓江中游,是百里漓江的第一大岛。四周环水的毛洲岛村,面积0.43平方公里,岛上居住着90多户约390人。
漓江数百米的开阔江面,让毛洲岛村与大圩古镇隔江相望。江上,游船络绎不绝的同时,一艘渡船每日往返几十甚至上百趟,把一批批游客从古镇渡至小岛。岛上,绿树成荫,瓜果飘香;乡村小道曲径通幽,各色庭院颇有意境又不失田园本色……漫步村边,一条亲水步道,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时光回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彼时的毛洲岛村,还是漓江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落后小村。地少人多,产业单一,是毛洲岛村民世代发展的困境;过分捕捞,又让村民对于未来的发展,心存忧虑。
1999年,“60后”村民李义林和村里另外9户人家,在村里率先开起了农家乐。他们的理由很简单:随着桂林旅游业的发展,漓江旅游火起来了,毛洲岛村身为漓江的一部分,必然也会吸引游客前来。
李义林他们的尝试,很快看到了效果:大批的游客奔赴毛洲岛,感受漓江边这个小村的美。
但是,如何持续吸引游客前来并停得住、留得下,并非易事。
“90后”的毛洲村委团支书刘毅忠,对该村的发展历史了如指掌。刘毅忠说,在第一批村民尝试经营农家乐获得成功后,毛洲岛村民更新观念,利用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环境,推出了农家乐乡村休闲度假游。村民们有意识地清理江边茅厕,并通过栽树、种花等美化环境。很快,全村抱团搞农家乐,迎客、讲解、餐饮等服务,一一细分到户,分工明确。村里还以户为单位,集体凑钱4万多元,把木制渡轮换上了“铁家伙”,以此满足载客的需求。2005年,全村接待游客1.5万人,旅游收入37.5万元,仅旅游一项人均收入950元。
“父亲率先经营农家乐,让我们家、我们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谈起父亲李义林,毛洲岛村40号农庄的第二代主人李冬娥,语气中充满敬意。
2014年,婚后拥有小家庭的李冬娥回到老家,接过父亲李义林的担子,经营起农家乐。在他们看来,位处漓江母亲河的怀抱,保护、爱护、呵护母亲河,是每个毛洲岛村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毛洲岛村的休闲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为此,他们和乡亲们一起,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新建卫生厕所、修环岛鹅卵石步道、建污水处理厂等,让毛洲岛村保持着美丽。
为了让游客们留得住,李冬娥夫妇进行了更多颇有创意的尝试。多年来,他们不惜耗费大量资金,把自家庭院打造成充满风情的农家乐园,光是供游客免费采摘的原生态水果就达30余种,各色时令蔬菜更是品种多样。
村民们细心呵护着毛洲岛村的美丽和魅力,也因此收获着美丽心情。2023年,靠着经营农家乐,李冬娥夫妇为全家带来30多万元的收入,是父亲当年一年营业额的近10倍。大圩镇党委书记李涵剑告诉记者,过去20年多来,毛洲岛村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小小农家乐,撬动富民大产业。目前,全村94户居民,有40余户开办了农家乐。2023年,依靠发展农家乐和采摘观光游,全村接待游客近77.73万人次,旅游总消费达7000多万元;该村年收入在20万—30万元的家庭农场比比皆是。毛洲岛村,一时成为漓江两岸经济高速发展的“传奇村”。
漓水清清,环绕着毛洲岛村。村民们一如既往地忙碌在田园、庭院,各家各户敞开大门,邀请游客到家里小憩。毛洲岛村的未来,也将在这热情的忙碌中,如漓江一样,持续精彩,持续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