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广西重点水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点——葡萄篇
为提高我区重点水果病虫害防控技术水平,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推动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保障水果生产、果品质量及生态环境安全,结合当前水果物候期,制定本技术要点。
一、物候期
葡萄果实转色期及采收期
二、主要病虫害
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溃疡病、白粉病;蓟马、螨、粉蚧等。
三、防控措施
1.雨季要特别注意霜霉病的防治,此时葡萄果穗大部分已套袋,套袋后可在连日雨水后立即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33.5%喹啉铜悬浮剂1000倍等进行预防,如已发生或者没有套袋措施,可选用悬浮剂型的30%氟吗啉1500倍、100g/L氰霜唑2000倍防治。
2.套袋后发现果粒上出现炭疽病,如发生量低于5%以下,可进行人工摘除,如发生较严重则需要拆袋后剪除病果,选择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2500倍、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000倍等药剂重点喷果穗;喷完后待药液晾干后再套袋。
3.套袋后可选用80%硫磺水分散粒剂等进行喷施预防白粉病。对已发生的白粉病,可以修剪叶幕通风透气防止叶片堆叠交叉感染,同时选择30%烯唑醇悬浮剂1000倍喷施治疗。
4.优先采用农业防控、生物防控、物理防控、理化诱控等措施。
注:1.根据病虫害发生的情况选用1—3种农药进行防治,及时更新选用登记农药,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根据农药标签注明的稀释倍数、安全间隔期和每季最多使用次数操作。
2.采收前14天停止使用化学农药(具体安全间隔期以农药标签标注要求为准)。
3.需结合具体品种(早晚熟)、地域、气候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防控。
(相关资料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葡萄创新团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