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仲农平文章:关键一招
一
大江大河,总要经过几道关键的峡谷,才会拥有奔腾壮美的风光;历史的长河,也总在一些关键的时刻之后才迎来一派壮阔图景。
在14亿多中国人的记忆中,“三中全会”就是这些关键时刻的关键标记。
1978年,改革之风自农村而起,“包产到户”一石击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转动了那把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钥匙,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
2013年,改革的航船行至中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马达隆隆,巨轮巍巍,又一次划时代的改革新征程就此开启。
习近平总书记洞烛机先、高瞻远瞩:“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研究什么议题、作出什么决定、采取什么举措、释放什么信号,是人们判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方针和工作重点的重要依据,对做好未来5年乃至10年工作意义重大。”
今天,关键的历史时刻再度到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了!
一家国际知名媒体这样报道这场盛会——这是一场中国在面临国内“挑战”和国外复杂局势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挑战”二字加了引号,强调之中,世界瞩目的意味不言而喻。
人们期待着来自改革的重要信号,一个有着五千年农耕文明的大国,一个实现了经济四十余年高速发展当前又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将以什么样的姿态续写改革史诗,又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迈向属于自己的伟大复兴?中国“三农”又将迎来怎样的振兴新契机?
二
2017年,北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庄严宣布,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会场内,代表们的掌声经久不息。会场外,喜讯传遍希望的田野。这意味着一直到2050年前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时,亿万农民对农村土地的承包关系将长期稳定,无论是土地承包户还是土地上的新型经营主体,都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农,国之根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许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这其中,深化农村改革是重头戏。
十多年来,一系列长期以来议论较多但始终没有触及的改革有了明确提法,一些过去虽有涉及但意见并不明确又事关重大的问题有了突破性意见,一批顶层设计改革方案搭建起深化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一批纵深突破的改革试点贡献着自下而上的群众智慧。思想解放带来了理论突破,理论突破推动着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撬动了实践创新的杠杆,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深化改革的征程上,“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图景离我们越来越近。
这样的深化改革,其意义绝不仅限于“农业”,也不仅在于“乡村”,它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支柱,是具有绝对优势力量的源头活水,为正在转型中的中国注入强有力的发展动能。
这十多年是重大理论和政策获得创新突破的关键阶段。改革不是为改而改,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后,原有的制度体系已经解决不了农村当下出现的新问题,现实倒逼解放思想,改革呼唤与时俱进。十多年来,我们初步建立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稳慎探索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扎实推进土地出让收益更多用之于农。一系列管长远、管全面的制度变革,不断丰富着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科学内涵,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释放出强大生产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攀新高,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降低。
这十多年是农民群众更多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黄金时期。从农民工同工同酬、集体土地同权同价、农民更多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到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从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到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改革不仅力图打破长期以来资源要素向城市地区倾斜的分配格局,更力图“扭转天平”,对农村农民进行补偿式反哺。“医共体”“教联体”相继出现,硬化路修到了家门口,一批农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解决,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得以办好,农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这十多年是乡村重新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转向。物质富裕、精神富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随着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成为时代课题,乡村日益成为扩内需、稳投资、搞建设的广阔天地。城乡二元壁垒逐步破除,乡村善治愈加完善,“千万工程”花开四野,乡韵中国正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厚土和生动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村庄的价值被再度定义,农耕文明被重新赋能,乡村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被重新构建,反过来涵养着乡村产业和亿兆斯民,中华文化复兴在乡村文化自信中再出发。
这十多年是乡村人与自然走向和谐发展的深刻转型期。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逐步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正在形成,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初步建立,我们一方面主动经历着壮士断腕的阵痛,另一方面统筹实现着耕地休耕轮作与粮食的连年丰收、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农产品的稳定供给、长江禁渔与渔民的上岸转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之路深入人心。农村不仅仅是良好生态的成本承担者、环境守护者,更成为青山绿水的生态受益者、利益分享者。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农村改革,涉深水、渡险滩,不若改革开放之初一点星火就能燎原、一道裂缝就能破冰的势如破竹,但在高起点、超复杂的形势下,国运在肩,民祉在心,更考验着改革者的决心与胆识、权衡与把握,彰显着引领者的大仁大义、大智大勇。
在这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上,每一小步的探索背后都有着精密统筹和深刻考量,但改革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旨归始终如一——“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场涉及中国90%以上国土面积、惠及5亿多农村人口的改革,虽然复杂艰巨,但结果只有一个: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最为坚实的“三农”根基。
三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抓住了世界的本质,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在“冲气”中相互激荡、相互调适,才能达到“和”的状态。
以这种视角来观照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也许更能体察其中的真实况味。
回望近半个世纪的改革历程——
改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的改革开放起步于资源配置极端失衡的起点,大量生产要素被压抑和错配,一旦在点上有质的突破,就可以极大地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带来生产力普遍和持久的提升,“大包干”“农民工进城”皆是如此。不过,经过多年的改革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构建了稳定的四梁八柱,各方在寻求“牵一发而动全身”重大改革的同时,改革更需要从“小切口”做好“大文章”。老百姓关注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产业与社会诟病什么、焦虑什么,改革就要聚焦什么、解决什么。只有与时势偕行“深化”改革,直面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才能找到呼应民生关切的突破口。
改革经历了筚路蓝缕阶段的大刀阔斧,越往后越需要高位起跳的行稳致远。改革之初,我们很多方面的制度还不健全,给了改革“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空间,很多重大改革可以“单兵突进”,也可以“先干着再说”,把问题在发展中解决,让矛盾在发展中消化。几十年后,国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制度建设已经日趋完善,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任何改革都需要在试点层面充分实践,在制度层面先立后破,在政策衔接上协调高效,把握“速度”和“精度”的难度更高了,只有“全面”地推进改革,才能让党和国家的决策承诺具有长期性、稳定性。
聚焦继续深化改革的当下——
经济发展需要“鱼跃龙门”。202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27万美元,与世界平均水平基本相当。但是要跻身中等发达国家,这个数字得是“4万至6万美元”。有人说,怕什么,1978年我国的人均GDP才385元。但历史并非只是线性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功进入高收入群体,大多数国家陷入徘徊不前或倒退。如果城乡差距问题解决不好、“三农”短板没有补齐,不仅共同富裕和全面现代化步履维艰,现代化强国任务和伟大复兴梦想也难以实现。
成长环境面临“国际锁定”。世界变乱交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严峻复杂。尤其在科技和贸易领域,一些西方国家以“国家安全”等名义对我们进行围追堵截,企图将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长期锁定在中低端,安心做他们的“廉价供应商”,国内产业升级的压力陡然加大,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直线增加,“三农”要为“安全”“底线”所承担的压力越来越大。
环境容量遭遇“硬性约束”。伴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我们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从充分走向饱和。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还要继续推进,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生命产业,要增产增收就要多种多养,要给土地喘息的机会就要轮作休耕,排兵布阵的难度越来越大。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已经成为一道实实在在的考题,考验着我们在经济发展、产业规划、科技变革中的每一次抉择。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农村改革,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农村改革,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必须农村改革。当改革来到了新的历史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程度丝毫不亚于改革开放之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之义,也只有在“难”中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种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呈现出宏阔万千的气象。
四
2024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9亿多农村集体组织成员的权益第一次有了一部专门的法律作为保障。
这一法律的公布给了我们两点提示,一是深化农村改革的步伐从未止步,二是在一个超大规模社会里实现共同富裕,绕不过的短板是农村,撬动起跳的发力点,还是在农村。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昭示着我们应当以怎样的认识方式和精神状态谱写下一步的改革篇章。
当我们将对未来中国的观照投入到农业农村的肌理,下一步深化改革的任务接踵而来,一系列关乎国运和民祉的“三农”问题成为必答题——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压舱石”,难不难?
虽然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但调动两个积极性的努力仍然有不小压力。种粮农民的收益如何保障?历史上由于种粮农民积极性受损导致的粮食产量滑坡不是没有发生过。粮食主产区的积极性如何激发?一头是粮安天下,一头是“粮财倒挂”,粮食产销区的横向补贴机制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扛稳粮食安全是“三农”的责任与使命,激发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积极性的改革也已经到了动真格、见真章的关键时刻。
保障农民持续稳步增收,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难不难?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5亿多农民的收入增长,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最大的考量。需要注意的是,从2013年到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经营净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持续下降,这一方面源于工资收入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提醒着我们,如何引导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避免小农户被排挤出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已经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扩大农民增收依然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农村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要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设、加快公共服务建设上向农村倾斜,确保农民获得足够的国家支持保护;稳慎探索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实现途径,让农村市场要素获得与城镇要素同等的配置效率和经济回报;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下,既要保障农民工权益,更要持续扩大农民在农村就业创业的渠道和机会;最重要的还是要扩大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发展高质高效农业,强化“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让农民真正分享到产业链上的增值收益。总之,千方百计为农民增收拓新路、谋新机,既要“做大蛋糕”,更需“分好蛋糕”。
建设宜居宜业乡村,让乡村成为农民群众的和美家园,难不难?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是涂脂抹粉,需要内外兼修,系统推进。硬件上,乡村饮水、改厕、污水处理、垃圾清运,桩桩件件都是农民群众关切的民生“小事”,但亿万个体的“小事”就是改革要解决的“大事”“要事”。这些年,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一些地方确实还存在着改厕改了不能用、不好用,与寒旱地区不适应等问题,污水处理、垃圾清运也还存在着很大短板。“钱从哪里来?”“力从何处出?”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进一步探索村庄建设的有效路径,在跨部门协同中逐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防止投入不足、重视不够,也要防止好高骛远、寅吃卯粮,始终要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的根本原则,扎实推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坚决反对劳民伤财、搞形式摆样子。软件上,乡村要成为农民的和美家园,还需要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做好“扬弃”,厚植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重塑耕读传家、勤俭持家、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摒弃厚葬薄养、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不良风俗,让乡村成为城乡共同的精神家园,让乡村文明焕发时代新气象。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难不难?
无论是让留在农村的亿万农民过上现代化的生活,还是让2亿多农民工实现“人”的城市化,都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随着人口向城市聚集,乡村的养老难、上学难有了新表现、新特点。前不久,“60岁以上农民工遇上‘清退令’”所引发的争议,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无论是将青春奉献给土地上的作物还是城市里的高楼,大量农村老人依旧面临养老困境,解决诸如此类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让美丽乡村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农民的深切期盼,也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现在“三农”工作面临的是两难、三难甚至是多难的局面。所谓人吃不饱的时候,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了,就有多个烦恼。这“多难”,是发展过程中的“多难”。
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矛盾难题不靠改革破解不了,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不靠改革保障不了,做强农业这条“短腿”,补齐农村这块“短板”,根本出路还在改革。
难是挑战,更是机遇。“农”是短板,是痛点,是基础,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潜力、空间和发力点。
五
改革,意味着利益分配方式的再调整。
在深化农村改革的过程中,在那些艰难的利益博弈与权衡中,我们要时刻铭记,农民对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是有恩的、有功的,即便是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越来越趋近现实的当下,我们也要以“还账”的谦卑、报恩的诚意、平等的态度,来看待那些朴实憨厚的农民,要把他们作为我们的父老兄妹,换位思考,真心相待,“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
要处理好“稳”与“进”的关系。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方法论。在深化农村改革中,要“稳”住的,是关乎国之大者的“三农”基本盘,千方百计守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两条底线,稳住农民群众已经获得的改革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就专门强调过,“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不动摇,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不动摇”。这两个“不动摇”,是我们千辛万苦才得来的,不仅要稳住,还要守牢。同时,“稳”不是止步不前,只有“进”,才能满足农民群众对改革的期待。要在农业农村的短板上“进”,在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上“进”,在农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上“进”,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推进深化农村改革。
要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人民是一个集合的概念,农民也是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群众组成的。在农业现代化迅速推进的当下,我们既要有北大荒那样的大基地、大机械、大科技、大粮仓作为“中国饭碗”的大国重器,也要从支持应用新技术、新机械和社会化服务的角度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但更要看到的是“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更要倾向的是“沉默”的大多数。要保护小农户获得农业支持补贴的权益,构建小农户进入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渠道,那些主张把给小农户的补贴拿来补大户,把小农户排挤在现代化产业链条、排挤在区域农业发展战略之外的声音,只见到了“物”,没有看见“人”,不符合我们的国情,也违背了我们的宗旨。
要处理好“快”与“慢”的关系。改革要有勇开新局、只争朝夕的精神,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中,很多事情慢不得、等不得,一旦错过改革时机,再启动的难度就会以乘数级别增加,但“三农”工作有其自身规律,农村是个慢变量,那些改变农民千百年来生活习惯的举措,即便方向再正确,也要春风化雨,逐步推进。那些涉及到农民权益的改革,更要慎之又慎,要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充分考虑农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把选择权交给农民。不管怎么改,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
要处理好“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的关系。始终尊重农民群众的智慧,是中国改革中一条最鲜明的经验。拜农民为师不是一句空话,农民群众的意见要反映到改革的顶层设计中,农民群众的创造要体现在改革成果中。同时也要看到,当下的“三农”工作,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改革一环套一环,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影响,每一项措施又都需要其他措施协同配合,“摸着石头过河”得来的宝贵经验必须经由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在政策设计和推进中,以“一揽子”或“一小揽子”打政策“组合拳”的方式进入“顶层设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六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历史总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中曲折发展,人类也总是在破解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中昂然前行。
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从来都充满艰辛,面临挑战。
推行“大包干”时,有“资本主义的阳关道”和“社会主义的独木桥”的反复之辩。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连中国人民的“老对手”,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都在访华时给出“忠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可能兼容,社会主义不可能搞市场经济,要搞市场经济就必须实行资本主义,实行私有化。
今天,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少深层次矛盾让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唱衰经济论”“经济到顶论”“繁华渐逝论”的声音并不乏见。
我们一次次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一次次打破自我怀疑与外界质疑,一次次在惊涛骇浪中穿过历史的峡谷,一次次筑牢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夯实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胜利中走向更大的胜利,在成功中获得更大的成功。而“三农”就是那把启动中华民族巨轮无尽动力的钥匙,是那块无惧风浪的压舱磐石。
2024年是特殊的一年。90年前,红军开始了长征,那是一场红军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前面实现的伟大远征。75年前,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那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伟大宣誓。
长征永不止步,中国人民将矢志不渝地走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复兴征程上。改革也将始终贯穿在这一宏阔的历史进程中,永远进行时,永远在路上。
它是属于中国人的伟大传奇。中国共产党人的与时俱进,亿万中国人的万众一心,创造出一个个中国时刻、中国震撼,也必然将在继往开来中创造出一个更加辉煌的中国新时代。
这是历史的关键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