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州区:秸秆打捆离田 废料变资源促增效增收
昔日令人头疼的田间“废弃物”,如今在玉州区的广袤田野上,正悄然变身为“香饽饽”。近日,在玉州区仁厚镇下罗村稻田里,农机手们娴熟驾驶打捆机来回穿梭,滚筒将散落的秸秆吸入,约40秒后,松软的秸秆被迅速压实塑形,一捆捆紧密扎实的圆柱体从机身后方吐出,在田间有序排列。

打捆机正在田间打捆秸秆
据了解,水稻收割后,秸秆需经过2-3天的田间晾晒方可进行收储。“一台打捆机日作业面积50-60亩,政府按每亩7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由我们免费为农户统一收储秸秆,再以每吨500元的价格销往玉林本地、贵港等养殖场。”玉林市乐民农业机械公司负责人梁海彪介绍。目前,该合作社已购置搂草机5台、铲车3台、打捆机10台等大型农机设备,年处理收储秸秆3500吨,并为周边农户提供机手、装卸、运输等季节性就业岗位超30个,日工资150-300元,既解决了秸秆废弃造成资源浪费问题,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为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玉州区通过补助方式公开遴选专业化离田收储运服务主体,构建“捡拾—打捆—运输—储藏”一体化服务体系,大幅提升秸秆离田效能与资源化利用水平。据悉,今年玉州区培育建成规模300吨以上的秸秆收集队伍7支,实施收储运示范作业面积28000亩,促进田间秸秆变“废”为“宝”,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