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州区建强牛腩粉全产业链 撬动产业振兴农民增收
近年来,玉州区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谋划乡村产业发展”思路,通过规划布局、平台搭建、机制创新,加快推进牛腩粉产业链上中下游建设,促进产业链提档升级,打造促农增收支柱产业,让广大农民共享乡村产业发展“红利”,走出一条“产业振兴、农民增收”双赢的乡村振兴之路。牛腩粉产业年产值突破30亿元。园区被评为自治区第二批轻工园,成功纳入“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
一、强规划、优布局,找准牛腩粉产业链条发展方向
聚焦牛腩粉产业发展顶层设计与战略引领,聘请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玉林市玉州区牛腩粉全产业链发展规划》,系统谋划“一核一中心·两区多工程”牛腩粉全产业链发展布局,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元创新服务核心区、牛腩粉产业发展中心以及产业发展核心区、辐射区等多个功能区块,创建原料生产基地、产业园区等,大力推进“五个一”工程(一个标准体系、一个地理标志商标、一套丛书、一个牛腩粉产业园、一个协会)建设。在规划的引领下,积极谋划“两园一带”(即牛腩粉产业园仁厚园、仁东园,分布式冷链仓储物流带)产业空间布局,成立牛腩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一个产业链、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支持政策”工作推进机制,全力推动牛腩粉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壮大,切实把“小米粉”打造成促农增收“大产业”。
二、搭平台、树品牌,推动牛腩粉产业“三产”融合发展
从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到品牌营销全链条协同发力,整合产业资源,推动牛腩粉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集群发展。一是发展特色产业稳供应,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围绕牛腩粉原料供给,出台《玉州区牛腩粉产业发展奖补工作方案》等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予以奖补,激励参与原材料生产。通过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统一提供种子、技术指导,建立“稻+稻+薯”种植示范基地36个,辐射带动2万多农户种植优质水稻、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保障原料品质与稳定供应。二是推进园区建设搭平台,聚集产业协同发展。建设标准化厂房30万平方米,配套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建立园区服务工作联席会议管理机制,由园区管委会牵头、多个职能部门协同参与提供“代办帮办”一站式服务,及时化解企业落地、运营堵点难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产业发展联盟、行业协会,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和质量规范,提升牛腩粉产业园竞争力、吸引力,推动玉商玉工回归。以园区为载体,加快聚集牛腩粉生产企业,引进包装材料生产企业、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物流配送企业等相关配套企业,推动形成完整产业生态链,打造牛腩粉产业集群,推动牛腩粉产业组织化、规模化发展。目前已签约意向入园企业26家,其中落地企业12家、投产9家、上规入统3家,实现米粉产业年产值约28.4亿元。三是紧贴文化内涵创品牌,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建设牛腩粉文化博物馆,展示牛腩粉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传统器具等;举办牛腩粉烹制大赛、牛腩粉文化美食节,先后推出牛腩粉之歌、“玉事好商量”牛腩粉专题片等宣传作品,讲好牛腩粉文化故事,彰显独特“文化味道”;成功推动牛腩粉制作技艺入选第九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培育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1名,并完成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玉林牛腩粉”入选广西“四大名粉”,为品牌塑造“铸魂”。设立“玉林靓货”区域品牌运营中心,整合78家本地企业,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体系;推进牛腩粉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制定地方生产标准,开发预包装牛腩粉等20余种产品;建立牛腩粉主题餐厅和美食街,开发“鬱字号”牛腩粉等系列文创产品10余款,为品牌打造“培根”。打造“玉林靓货”区域公用品牌,将园区优质产品纳入“玉林靓货”产品目录,统一授权使用;组织牛腩粉生产企业参加中国农民丰收节、“桂字号”农产品展销对接会等大型展会,开展现场展销、品鉴;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多渠道、多层次宣传,提高牛腩粉产品知名度与市场认可度,为品牌发展“赋能”。建立牛腩粉电商产业园,吸引电商企业、直播团队、物流企业等入驻。依托宏进农批市场、银丰国际中药港、“玉林靓货”区域公用品牌运营中心等载体,推广“互联网+”“电商+”发展模式,开设“玉林靓货”抖音号、微信视频号,强化产销对接,推动牛腩粉进线下进门店、超市,线上进直播间,走出广西辐射全国,在全国米粉产业发展版图上抢占一席之地。目前,袋装牛腩粉销售收入达5亿元,配套及衍生产业销售收入约50亿元。
三、创机制、出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双赢”
以牛腩粉产业链为核心,以利益联结为纽带,将农户紧密嵌入到牛腩粉产业链各环节,让农民共享牛腩粉产业“红利”。一是推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机制。发展股份合作模式,通过“公司+村集体+脱贫户”架构,让农户共享产业增值收益。51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投入共建,按约定比例获得年度分红,2024年累计分红700多万元。二是建立“土地流转+优先返聘”机制。推动农户和村集体集中流转2000亩农田建设牛腩粉原材料品控基地,优先吸纳脱贫户和本地农户就业,形成“土地租金+务工工资”双重收入来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是完善“协议订购+风险保障”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建立长期稳定产销关系,降低市场风险,保障农户种植收益,带动3.2万农户参与订单农业,促进农户持续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