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州:工厂化育秧助力晚稻生产
当前正值晚稻育秧关键时节,玉州区抢抓农时,大力推广工厂化育秧模式,提升育秧效率与质量,为秋粮丰产筑牢基础。
近日,笔者走进仁厚镇茂岑村的自动化水稻育秧工厂看到,智能育秧流水线高速运转,铺土、洒水、播种、覆土等工序一气呵成。基地负责人欧标紧盯控制面板上跳动的数字,实时监测温度、湿度等关键数据。“工厂化育秧靠的是现代化设备‘精准控场’——播种量、覆土厚度、水分供应都能精确调控,不仅效率高、秧苗品质稳,还能缩短育秧周期,为晚稻生产抢出时间。”欧标笑着介绍。育秧盘经催芽房两天培育后,嫩芽破土而出,再移至户外“炼苗”,出芽率达98%以上,较传统方式效率提升50%。
在城北街道罗竹村的玉州区好粮仓水稻育秧中心,工人们正在争分夺秒赶制晚稻秧苗订单。“目前,我们已接到5600多亩的晚稻育秧订单,每天能产出1万多盘秧苗,可满足500多亩稻田的用秧需求。”育秧中心负责人丘育南话语间透着干劲,“服务范围不仅覆盖玉州区,还辐射到陆川、博白、兴业等周边县市,最远能送到广东廉江的种植大户手中。”
科技赋能育秧,离不开政策与技术的双重支撑。“这几年,我们一直着力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尤其是工厂化育秧建设。”玉州区农机中心负责人杨春生表示,“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加大设备补贴力度和技术指导频次,推动机械化育秧与种植模式深度融合,确保早晚稻生产无缝衔接,让更多农户共享科技兴农的红利。”
近年来,玉州区深耕科技强农战略,推动水稻育秧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转型。育秧设施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不仅减轻了农户的劳作强度,更让秧苗的生长速度、成活率与品质稳步提高,为该区今年高质量完成10万亩晚稻种植任务奠定了坚实科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