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簕勾菜:引领舌尖上“春天的味道”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的当下,吃野菜已成为一种时尚。每到春天,很多地方的餐馆、酒楼,都会推出各种野菜来吸引顾客。在兴业县有一道野菜,号称是野菜中的“爱马仕”、“春天味道”的“王者”。这道野菜就是闻名远近的簕勾菜,不单当地人爱吃,很多外地人还专门前往品尝。
簕勾菜,名字足够“土”,味道也充满了“泥味儿”,它有着独特的清香,咀嚼间别有一番风味在齿间。
一菜多做,各有特色
簕勾菜一般只采摘簕勾藤的枝头部分来食用,所以人们也习惯将簕勾菜称为簕勾头。它的最佳采食期是每年的2月到5月,这个时候的簕勾菜最为脆嫩,香气也最为浓郁,无论是清炒还是煮汤,味道都让人赞不绝口。
“簕勾菜最常见的烹饪方式就是清炒。”在兴业县城开餐馆的陈星,一直把簕勾菜当成餐馆的“招客菜”。每年2月,在第一茬簕勾菜采摘之时,他就马上在餐馆里推出。据他介绍,簕勾菜的清炒方法很简单,焯过一次水后,起油锅放进去快速翻炒,中途加入少量水,以保证簕勾菜足够脆嫩。翻炒两三分钟即可起锅。刚刚出锅的簕勾菜,散发着浓浓的清香,让人闻到就想尝上一口。
簕勾菜最常见的做法还有煮汤。“做簕勾菜汤一般与瘦肉、皮蛋一起烹制。”陈星介绍,制作时,先是起油锅将瘦肉炒至半熟,再放入皮蛋,然后放水烧沸,再加入簕勾菜煮几分钟即可。汤水的特点是清甜甘香,回味悠长。
簕勾菜还可以和鸡蛋煎成蛋饼。“煎蛋饼时,要先把簕勾菜切碎,加入生粉和鸡蛋拌匀,然后起油锅,待油锅冒烟后放进去,快速翻炒,待鸡蛋变黄即可起锅。”陈星称,这道菜肴很受欢迎,因为它既有簕勾菜的“野味”,又有鸡蛋酥香 ,二者结合,碰撞出一种清香脆爽的绝佳味儿。
用簕勾菜与生蚝一起炒,则是年轻人最爱的一道菜肴。制作方法跟簕勾菜炒鸡蛋一样,先把生蚝煮到半熟,然后加入生粉和切碎的簕勾菜拌匀,再放入油锅中快速翻炒。刚刚炒熟的簕勾生蚝,散发出一种奇特的香味。簕勾菜与生蚝的结合,味道还能起到互相提升的作用,使簕勾菜的清香与生蚝的甘甜相交融,相得益彰。
兴业人食用簕勾菜的历史由来已久
簕勾菜属五加科,学名白簕,又名簕菜、苦刺、鹅掌簕等。“簕”在两广地区是“刺”的意思,其嫩芽尖看着有刺,但烹成菜肴吃起来甘香爽口且不扎嘴,故被兴业当地人称为“簕勾菜”。据了解,兴业人采摘食用簕勾菜的历史由来已久,当地的老人说,兴业当地自古就有食用簕勾菜的习俗。如果按《兴业县志》的记载:“自陈天嘉二年(561年)置石南郡、石南县起,至公元1952年兴业县归并玉林县时止,经历隋、唐、宋、元、明、清、中华民国共一千三百九十余年。”那么,兴业人食用簕勾菜已超过1000年。
兴业人喜食簕勾菜,与当地的气候有关。据《兴业县志》载,兴业南至北纬二十二度三十一分,北至北纬二十二度五十八分,位置全在热带上。炎热的气候,具有清凉解毒功效的簕勾菜深受人们的喜爱。《本草纲目》也称簕勾菜具有清热排毒、消暑解渴、解烟酒、抗疲劳等功效。
“簕勾菜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野生植物,山岭上,山坡边,生长起来就是一大片,在物质匮乏的古代,这可是上等的美味。”兴业县城隍镇历史文化挖掘小组组长钟模林说,他从小就是“吃着簕勾菜长大”。他称,簕勾菜还有一定的祛风除湿、止痛消肿、止痒等作用,所以当地人遇到风湿痛或皮肤痒时,就会采摘些簕勾菜回来,用来煲水洗澡或洗手。
发展簕勾菜种植前景广阔
据了解,簕勾菜价格不菲,每年新鲜上市的簕勾菜都卖到56元—60元/公斤,即使到了季末,也还能卖到36元—40元/公斤。由于簕勾菜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现在在兴业县城周边,有不少村民专门种植簕勾菜供应当地的餐馆,收益不错。
簕勾菜在广东也深受欢迎,2015年,它被评为“岭南十大养生特产”。而广东江门恩平市更是大力发展簕勾菜种植,种植的簕勾菜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当地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簕菜干、簕菜粉等产品,受到市场欢迎。
新鲜的簕勾菜除了能成为席上珍品之外,另一个功用就是制茶。据介绍,簕菜茶滋味甘醇,兼具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缓解疲劳的功效。“兴业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簕勾菜生长,希望兴业也能像广东恩平一样,大力发展簕勾菜种植,把这道野菜做成产业。”钟模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