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基圆池与稻虾综合种养:农技引领下的农业创新实践
陆基圆池与稻虾综合种养:农技引领下的农业创新实践
陆川县刘春雨养殖场位于陆川县大桥镇大塘村,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以及市场对特色水产品需求的不断攀升,传统的水产养殖与水稻种植模式正遭遇众多挑战。一方面,水稻种植的收益有限,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另一方面,市场对特色水产养殖产品的需求却在持续上升。
面对此种情形,我县积极寻求农业转型的新途径,引进了具有高附加值的澳洲淡水龙虾这一特色养殖品种,并融合陆基圆池养殖与稻田综合种养这两种创新模式,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以及农村生态改善的多赢局面。在县农业农村局的专业指导下,陆川县刘春雨养殖场在政策支持与农技推广力量的双重助力下,开启了陆基圆池与稻虾综合种养的创新探索之旅,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生态改善的多赢目标。
一、科学规划与设施建设。
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深入调研与规划指导下,陆川县刘春雨养殖场对养殖区域进行了科学布局。对于陆基圆池养殖区,根据场地地形和水源条件,合理确定圆池的数量、规格和排列方式。选用优质的镀锌铁材料,确保圆池结构坚固、防渗性能良好。同时,配备了先进的养殖设施,如水质监测设备、精准投喂系统、高效增氧装置等,实现了对养殖环境的实时监控和精准调控。在稻虾综合种养区域,依据水稻种植与澳洲淡水龙虾生长的共生需求,精心设计了稻田改造方案。开挖了适宜宽度和深度的虾沟、虾溜,完善了进排水系统,既满足了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要求,又为龙虾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活动空间。此外,还在稻田周边设置了防逃设施,防止龙虾逃逸。
二、技术培训与指导服务。
县农业农村局为陆川县刘春雨养殖场组织了系统的技术培训。培训内容涵盖陆基圆池养殖和稻虾综合种养的各个环节。在陆基圆池养殖方面,包括澳洲淡水龙虾的种苗选育、幼虾培育、成虾养殖管理等技术要点;在稻虾综合种养方面,详细讲解了水稻品种选择、育秧移栽、田间管理以及水稻与龙虾共生期间的水位调控、饲料投喂、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
培训方式采用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邀请专家进行理论讲解,使养殖场工作人员深入理解养殖原理和技术规范。同时,在养殖场的陆基圆池和稻田现场进行实地示范操作,手把手传授技术技巧,让工作人员能够直观地掌握实际操作要点。此外,农技推广机构还建立了长期的跟踪指导服务机制,定期派遣技术人员到养殖场进行巡查,及时解决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如水质异常、龙虾疾病、水稻生长不良等情况,确保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品种引进与优化组合。
在县农业农村局的协助下,陆川县刘春雨养殖场积极引进适合本地环境和市场需求的澳洲淡水龙虾种苗。对引进的种苗进行严格的检疫和筛选,确保种苗健康、活力强。同时,结合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筛选出了优质、高产且耐水淹的水稻品种,与澳洲淡水龙虾进行搭配种养。
通过不断的试验和实践,探索出了澳洲淡水龙虾与水稻的最佳共生组合模式。根据水稻的生长周期和澳洲淡水龙虾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调整养殖密度、投喂量和田间管理措施,实现了水稻与龙虾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相互促进、协同生长,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提升了整体养殖效益。
四、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陆基圆池与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实施为陆川县刘春雨养殖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陆基圆池养殖方面,由于养殖环境可控,澳洲淡水龙虾的生长速度加快,养殖周期缩短,单位面积产量大幅提高。每个圆池一次可产出澳洲淡水龙虾150-200公斤,产值10000元以上。在稻虾综合种养区域,水稻产量保持稳定的同时,澳洲淡水龙虾的养殖为其增添了额外的收入来源。每亩稻田可收获澳洲淡水龙虾200-250公斤左右,亩均增收超过15000元。综合计算,养殖场的整体亩均收益较传统单一水稻种植模式提高了8倍以上,有效增加了养殖场的经济收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五、生态效益显著改善。
该养殖模式产生了绿色环保良好的生态效益。在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中,杜绝使用农药和肥料,澳洲淡水龙虾在稻田里活动,能够捕食害虫、杂草,减少了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同时龙虾的排泄物为水稻提供了有机肥料,促进了水稻生长。陆基圆池养殖采用循环水系统,实现了养殖尾水综合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降低了对环境的压力。这种生态循环的养殖方式有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了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社会效益广泛体现。
陆川县刘春雨养殖场的成功实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首先,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从养殖场的日常管理、养殖劳作到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等环节,吸纳了周边农村劳动力,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其次,作为农业创新的示范典型,吸引了周边其他养殖户和农业企业前来参观学习,带动了当地农业技术的传播和推广,推动了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