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农业生产 助推乡村振兴丨梧州市农业部门和企业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明确了主要目标,部署了战略任务。梧州市农业部门和企业的党员干部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要围绕“十五五”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全力抓好农业生产,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摆在突出位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锲而不舍抓好‘三农’工作的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黎浩源表示,市农业农村局将聚焦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核心目标,锚定加快打造乡村振兴“梧州样板”,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全方位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效益。下一步,该局将聚焦设施农业规模农业高质量发展,谋深谋实“十五五”时期的重大项目,高质量编制“十五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及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全力推进生产能力提升、特色产业升级、农业新质发展、巩固脱贫成果、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和美乡村、深化农村改革等七项重点工作,以实干实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三农”领域崭新力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市茶产业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本旭表示,该局将以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小切口”,做好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大战略”,加快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集中力量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重点突破茶树良种选育、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等核心技术;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持续完善梧州六堡茶大数据溯源体系,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流程信息可追溯,推动产业向绿色化、标准化、可持续方向转型;深化茶产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茶旅+研学”“茶旅+康养”等新业态,打造精品茶旅线路和茶主题休闲体验项目,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健全长效联农富农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联合体,推动产业增效与农民增收良性互动,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为特色产业壮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梧州通达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聂志坚表示,该公司采用“公司+基层组织+合作社+脱贫户”的产业合作模式,实现生猪养殖、屠宰、食品加工、低温仓储、猪产品配送全产业链发展,辐射苍梧县、岑溪市、龙圩区、长洲区12个镇,受益农户7200多户,下一步计划联动更多合作社建设育肥代养场,带动农户持续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