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翅膀”助力晚稻丰收
梧州市大力推进“一喷多促”飞防作业
眼下,晚稻进入抽穗扬花、灌浆结实时期。为筑牢秋粮稳产增产防线,我市连日来积极开展“一喷多促”飞防作业,为晚稻生长送去“科技及时雨”。
近日,在岑溪市南渡镇西兰村的广袤稻田里,微风拂过,稻浪翻滚。一架植保无人机正在稻田上空稳稳地匀速巡航,机身下喷出细密的雾状药剂,均匀覆盖稻田。“无人机一天能喷500多亩地,效率比传统人工喷药提升较大。借助精准变量施药技术,农药利用率能提高30%以上,喷洒得更均匀,覆盖率也更高。”梧州大疆农业公司的飞手潘载阳说道。
据介绍,“一喷多促”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增产显著的农业实用技术。农户通过植保无人机,将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抗逆剂等科学混合后喷施,一次作业即可实现促苗、促穗、抗逆、增产四重效果。“现在有了专业化的无人机喷施作业,不仅省工省时,还对肥料和调节剂的用量把握得更精准。看着稻子长得这么好,我对今年丰收信心十足。”岑溪市南渡镇西兰村的水稻种植户张添,望着自家的稻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一喷多促”作业,喷施面积已超过4万亩。专业化服务团队凭借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生育期的晚稻长势,精准调配“营养套餐”,通过混合喷施实现“一次作业,多重成效”,为粮食丰产筑牢坚实根基。市植物保护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喷多促”技术能提高水稻扬花授粉率,增加结实率与千粒重,还能增强水稻的抗倒伏和抗寒露风能力,预计可能使晚稻单产提高5%以上。
据悉,今年我市晚稻种植面积达77万亩。除“一喷多促”外,还大力推广水稻秸秆—绿肥联合利用养地节肥技术,通过水稻秸秆还田、种植绿肥还田和机械翻压配合的施肥方式,有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实现减少化肥施用和节本增收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