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当前夏秋玉米草地贪夜蛾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当期,梧州市夏玉米大部处于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秋玉米处于苗期,生育期参差不齐,丰富的食源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8月以来,由于台风和对流天气频繁,外地虫源随气流不断迁入我市,并与本地虫源叠加为害,根据市县两级植保部门在我市夏秋玉米种植重点地区监测调查,该虫在我市各地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个别地区的虫口密度和虫株率较高,各地要及时发动农户进行防控,确保我市夏秋玉米生产安全。
一、当前夏秋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
根据市县两级技术人员在重点地区田间调查发现,田间虫态以2-3龄幼虫为主,部分进入了4-5龄。玉米上幼虫百株虫量最高达51头,一般为2-17头;被害株率最高为55%,一般为2-18%,当前发生程度为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较重的地区在岑溪市、藤县、蒙山县,为害程度比春玉米严重。
二、防治意见
当前正是防治关键时期,如果不及时防治,草地贪夜蛾将进一步加重为害,对夏秋玉米生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各地要消除麻痹思想,及时指导农户开展防治工作,因地制宜做好分区治理,低密度田块点杀点治,高密度田块应急防治科学用药,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联防联控,点面结合,最大限度控制草地贪夜蛾为害。
(一)理化诱控
灯光诱杀:利用草地贪夜蛾有趋光性的特性,有条件的地方,连片种植区域可按照每20-50亩安装1台杀虫灯,诱杀草地贪夜蛾成虫,减少田间落卵量,同时诱杀其它鳞翅目害虫成虫。
性诱:利用性诱剂诱杀雄虫,减少雌虫交配产卵机会。可按照每亩1个诱捕器的标准全生育期应用性诱剂诱杀成虫。注意随作物生长调节诱捕器高度,及时更换诱芯,确保诱杀效果。
(二)生物防治
在卵孵化初期及幼虫低龄低密度时期选用多杀菌素、苏云金杆菌制剂、白僵菌、绿僵菌、印楝素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三)化学防治
以保幼苗、保心叶、保穗期为重点,加强卵虫兼治。当玉米虫口密度达5头/百株时,即可用药防治。推荐用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溴氰虫酰胺、茚虫威、虱螨脲等高效低毒药剂。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着重喷洒在心叶、雄穗、雌穗等关键部位。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进行防治,同时注意轮换和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方式的杀虫剂,生物农药可与低毒化学农药混合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和延缓抗药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