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洲区扎实抓好“双抢”工作,奏响护耕稳粮丰收曲
长洲区倒水镇路垌村早稻迎来大丰收
八月盛夏,骄阳似火。一年中最为紧张、最为艰苦的“双抢”(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时节已悄然而至。在这场顶着烈日、迎战高温的战斗中,长洲区积极部署推动夏收、夏种“双抢”工作,通过规避暴雨干旱灾害,组织农机抢晴收割,强化技术指导、落实政策保障等措施,确保早稻颗粒归仓、晚稻尽快插秧播种,共同筑牢全年粮食稳产根基。2025年上半年,全区粮食作物耕种面积达1.83万亩,其中,早稻1.3万亩已收割完毕,预计产量可达6.97万吨。2025年下半年,93%晚稻已经完成移栽种植。
长洲区倒水镇种粮大户正在抓紧抢插晚稻
长洲区倒水镇农民正在抓紧抢插晚稻
强化精准研判,防灾减灾保丰收。面对干旱暴雨等异常天气,一方面,定期组织区、镇30多名农技人员下乡服务,指导各镇(街道)科学安排早稻收割和晚稻播插时间,规避不利气候,确保实现稳产丰产。另一方面,统筹投入抗灾资金40多万元,购置抽排水设备30套,修复水利设施19处,疏浚农业灌溉渠道12条,保障农田灌溉需求,确保粮食耕种不误农时。
藏粮于技,机械化提升作业效率。聚焦“双抢”工作重点,及时组织抢收和抢种工作,提早做好农机具检测和维修,大力推进水稻收获、烘干和种植机械化作业。截至目前,全区已投入“双抢”的农机具多达1600多台(套),机收面积9210亩,机耕面积18630亩。其中,科技赋能亮点纷呈,早稻、春玉米管护期使用无人机单日完成200亩以上稻田植物保护作业,智能化正推动农业生产从“看天吃饭”向“知天而作”转变。
强化技术指导,促进增产增效。长洲区积极推广高产优质稻种(如华浙优261、馥香两优8号),结合科学配方施肥技术,促进早稻增产增收。同时,大力推动“企业+农户”合作方式,在倒水镇6个行政村实施1300多亩玉米、水稻“一喷多促”和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推广水稻增密增穗技术,大面积提高单产水平,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
强化政策联动,及时发放补助资金。为进一步保驾粮食生产,长洲区统筹各项惠农政策,精准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等各类涉农惠农补助资金。2025年,长洲区发放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4万元,已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249万元,完成补贴发放率达99.31%。下一步,长洲区将严格耕地保护,强化科技装备支撑,加强农技服务指导,强化农业政策支持,全力推动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筑牢粮食安全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