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蔗农的“甜蜜事业”:规模化种植托起家门口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支撑。在蒙山县,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甘蔗林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蒙山镇那拉村,探寻蔗农黄老板如何借助规模化种植,在家门口开辟出一条充满甜蜜的“就业路”。
眼前这500亩甘蔗地,是黄老板今年种下的希望。四月份种下的甘蔗苗如今已长至半人高,即将迎来培土、杀虫等关键管护阶段。
黄老板的甘蔗种植事业版图广阔,不仅在蒙山镇拥有500亩蔗田,在西河镇也有400亩,文圩镇、新圩镇等地同样分布着他的蔗田。规模化种植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大量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在日常的蔗田管护工作中,黄老板已吸纳60多名村民务工。随着安富、文尔、广育村等新基地的培土工作启动,用工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目前,黄老板已与金秀县的龙头企业签订了报价收购协议,计划在两年内将种植面积扩大到2万亩,并筹备成立合作社,采用“公司 + 基地 + 合作社”的模式,带动更多群众种植甘蔗实现增收。
蒙山县甘蔗种植户 黄祖康:现在种下的500亩,差不多就要开始培土和杀虫了,接下来准备扩种到2万亩, 成立合作社,一起致富。
机械化收割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而合作社模式则为蔗农种植风险提供了兜底保障。按照当前种植规模,基地年产量预计可达6.5吨/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