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雨及洪涝灾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意见
受高空槽和西南暖湿气流影响,5月14-20日苍梧县多地出现大雨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并伴强对流天气。据气象部门预报,23-25日仍有一次较强降雨过程,局地有暴雨到大暴雨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受强降雨影响,农作物受涝灾后植株抗性会降低,各种病原生物随洪水漂流扩散,加上适宜的温湿条件,受灾后的农作物流行性病虫害等有害生物的发生将会加重,切实做好灾后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
一、强降雨及洪涝灾害后病虫发生要点
1.水稻:易发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在低洼地区、种植感病品种较多的历史性发生区大流行几率加大;强风大雨造成的水稻机械损伤,病原菌更容易入侵为害,要注意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的防治。
2.玉米:易发玉米茎腐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纹枯病等。
3.花生:田间高温高湿易导致花生叶斑病、果腐病等食叶害虫的发生,要立即组织开展易发病虫害防治。
4.蔬菜:易发疫病、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软腐病等。
5.果树:易发柑橘溃疡病、疮痂病、炭疽病等。
二、防治意见
一是加强监测调查,指导做好防治。各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农作物病虫监测调查,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做好病虫的防治指导工作。
二是科学施策,精准防控。强降雨过后,要及时排涝,并用清水洗去作物上的淤泥,积水排出后适时松土,改善土壤通透性;要施肥促壮,洪水过后,土壤肥力流失,要加强水肥管理,适当喷施叶面肥,增施磷钾肥及微量元素,增强植株抗逆能力;要清洁田园,清除腐叶、烂叶、黄叶,减少病虫源基数。
三是对口用药,确保防效。防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细菌性病害,可选用噻菌铜、噻唑锌等药剂;防治稻飞虱、蚜虫、白粉虱,可选用三氟苯嘧啶、醚菊酯等药剂;防治纹枯病,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等药剂;防治稻瘟病,可选用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等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