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动作”让流水生金
梧州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助力乡村水库资源盘活利用
近日,藤县和平镇新良村的三分水库线上公开招租顺利成交,以66.6%的溢价率创下今年水库竞拍溢价新高,实现水利资源向资产的转化,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不久前,新良村村支书还在为闲置大半年的水库苦恼,如何才能尽快将村里的优良水库资源租出去。为此,他找到当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农交中心”),希望能借助更大的平台、更广泛的宣传,进行有效招租。
当地农交中心得知后,迅速组织服务队伍,直达新良村。仅用三个“动作”,就规范助力该水库盘活利用。
动作一:主动介入,规范交易流程。当地农交中心主动下沉,详细了解水库情况,调研周边市场均价,经过综合评估给出指导价格,可设置挂网底价为每年3万元(不含日后递增部分),村委会组织“四议两公开”的民主决策程序通过了该定价。
动作二:线上交易,挖掘市场价值。农交中心组织审核有关材料后,决定采用全程线上交易的流程,确保交易全程透明,打破传统“人情包”“权力包”模式,杜绝暗箱操作。三分水库经过20轮的激烈竞价,溢价率达66.6%,充分体现市场竞争机制对资产价值的挖掘作用。
动作三:富农为要,拓宽增收渠道。出于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的考虑,农交中心建议,采取租金递增的模式,在合同中明确租期内第6年起,年租金递增5%。三分水库最终以11年总租金56.5万元成交,溢价22.6万元,为村民分红、基础设施改善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共同富裕。
三分水库招租项目的成功,是梧州市通过平台赋能结合市场化手段激活农村资源潜力的有效探索,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可持续路径。
随着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的推进及相关制度的完善,梧州市将继续紧盯农村资产资源盘活利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关键环节,持续围绕“山、水、田、林、湖”等资源盘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一步绘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