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龙圩区高素质农民培育水稻专题班开展跨区域实训教学
2025年龙圩区高素质农民培育新地镇大同村、洞心村水稻专题班于4月8日顺利开班,22日圆满结就业,期间有68人奔赴象州县、上林县及南宁市,开启为期三天的沉浸式实习实训。本次实践教学通过“田间课堂+红色教育+产业链研学”模式,推动学员从理论到实战的全面提升。
首站走进中国农科院象州科研试验站,专家现场解析“气候适应性品种筛选”“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等前沿技术。
在寺村镇联合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员们聆听红色故事,重温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三农”使命。龙圩区农业农村局农广校校长邹伟恩表示:“既教技术,也铸精神,才能培育有担当、有情怀的高素质农民。”
在象州县新大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象州象仓米业有限公司,智慧农业管理系统、无人机巡田与物联网监测设备的应用演示,让学员直观感受数字化种植的增效潜力。“以前凭经验,现在靠数据,科技真是‘新农人’的底气!”学员感慨道。
上林县宏昌米业,学习稻米精深加工、品牌包装与质量控制技术;在冠粮农业基地,农资服务创新模式与“水稻+农资”一体化解决方案引发热议。
在南宁市旱作场学员通过观察各种品种的试验,直观体验到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高素质农民培育基地(农业机械),智能插秧机、无人收割机等现代化装备的操作实训让学员大开眼界。
此次跨区域实训以“问题导向、实战为本”为核心,学员不仅掌握了新品种推广、智慧农业管理、农机运维等硬技能,更通过产业链全流程观摩,深化了对市场趋势的理解。
龙圩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通过“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多元协同,构建了“技术赋能、产业驱动、人才引领”的培育闭环。未来将持续深化此类产教融合模式,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懂技术、善经营、敢创新”的新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