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春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概况及防治意见
据最新农情调度,我市春玉米播种面积已达10.7万亩,受春季干旱少雨天气影响,播种进度同比慢1.27%,整体处于苗期阶段,少部分早播地区到了拔节期。当前田间食源丰富,气候温暖,利于草地贪夜蛾的繁殖为害,近日市县两级植保部门对春玉米种植重点地区开展调查,草地贪夜蛾在我市的各县(市、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各地要加强监测,并及时发动农户进行防治,确保我市春玉米生产安全。
一、发生概况
我市各地已陆续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害,当前田间种群主要以1-3龄幼虫为主。其中,苍梧县玉米被害株率一般为0.1-3.6%,最高达7.78%;百株虫量一般0-5头,最高达8头;岑溪市玉米被害株率一般为0.1-3.42%,最高达12%;百株虫量一般0-6头,最高达9头;藤县玉米被害株率一般为0-5%,最高达12%;百株虫量一般0-7头,最高达16头;蒙山县玉米被害株率一般为0-2%,最高达2.52%;百株虫量一般0-2头,最高有4头。
二、监测防治意见
(一)要积极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调查,以玉米为重点,加强苗期和心叶期的大田普查,查清田间虫口密度、发生面积、诱测蛾量等信息,准确掌握发生特点及繁殖规律,确保监测到位,预警及时。
(二)要及时发动农户对虫害发生田块进行防治,重点做好迁入代成虫理化诱控和3龄前幼虫的药剂扑杀。
1.理化诱控
灯光诱杀:利用草地贪夜蛾有趋光性的特性,挂置杀虫灯诱杀草地贪夜蛾成虫,减少田间落卵量。
性诱:利用性诱剂诱杀雄虫,减少雌虫交配产卵机会。
2.药剂防治
在卵孵化初期可选用多杀菌素、苏云金杆菌制剂、白僵菌、绿僵菌、印楝素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当百株虫量达到5头时,可进行化学防治,推荐使用四氯虫酰胺、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四唑虫酰胺等杀虫剂及其复配剂。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定点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幼虫发生为害部位。要合理轮换药剂,每种药剂在一季作物上使用不超过2次,避免产生抗药性。零星发生区可实施重点挑治、点杀点治和人工摘除卵块。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进行防治,在玉米抽雄后,不使用菊酯类、甲维盐等对蜜蜂等生物毒性大的药剂。施药时注意周边环境作物和养殖情况,避免药剂漂移产生对蜜蜂、桑蚕、水产养殖等有益生物的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