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秋梢期柑橘木虱监测与防控工作
钦州市农作物病虫情报
钦州市植物保护站 第15期 2025年9月4日
做好秋梢期柑橘木虱监测与防控工作
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媒介昆虫,经过春夏两季的繁殖积累,部分果园虫口基数较大。此外,秋梢期是柑橘木虱繁殖高峰期,若防治不及时、不到位,柑橘黄龙病的传播风险会进一步加大,因此,各县(区)要抓好秋稍期柑橘木虱监测与防治工作,全力压低柑橘木虱虫口数量,保障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发生动态
近日,我站技术人员在浦北县福旺镇南山村、龙眼村等地柑橘园进行柑橘木虱调查,发现所调查的柑橘园均有柑橘木虱发生。其中,管理水平较高的果园有虫株率低于1%,有虫树的百梢虫量低于1头,而管理水平较差的果园,有虫株率可达35%,有虫树的百梢虫量一般为5~12头,高的为30~70头,以新梢上的若虫为主,成虫量较少。
当前田间柑橘抽梢不整齐,柑橘木虱世代重叠现象明显,未来一段时间,随着柑橘进入秋梢抽发高峰期,环境条件将持续利于柑橘木虱繁殖。
二、防控建议
(一)加强监测与防治指导。各县(区)植保部门要加密开展柑橘木虱(柑橘黄龙病)监测调查工作,密切跟踪田间柑橘木虱及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指导种植户开展防治工作。
(二)强化农业防治措施。一是注重果树健身栽培,科学施肥、合理灌溉,提高果树抗逆性,并促进果树梢期的整齐统一。二是统一放梢,及时抹除零星抽发的嫩梢,减少柑橘木虱、蚜虫、凤蝶等害虫繁殖的桥梁枝梢。三是清洁果园,剪除枯枝病叶,清除地面病枝病叶与落果,集中焚烧或填埋处理,减少病虫源,清除果园周边野生或失管的芸香科植物(如黄皮、九里香、柠檬等)。
(三)适时化学防治。统一放梢前要做好柑橘木虱防治,在嫩梢长到5~10毫米时开始喷药,嫩梢生长期要喷2~3次药,每次间隔7~10天,以确保柑橘新梢不被柑橘木虱为害。连片种植果园最好统一放梢,统一用药,以提高防治效果,果园周围种有黄皮果树等芸香科作物也应一起喷药。
梢期防治柑橘木虱策略为同时杀卵与灭虫,可选用含有螺虫乙酯、吡丙醚等杀卵效果较好的药剂,搭配氟吡呋喃酮、氟啶虫胺腈、联苯菊酯、烯啶虫胺等速效药剂,用足量药液对叶面进行均匀喷雾,在柑橘木虱卵期至低龄若虫期防治效果较好。注意应轮换或混配使用不同作用机理农药,减缓抗药性的产生。
本期情报 拟稿:黄元腾吉 审稿:谭棉琼 签发:黄光耀
(编校:农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