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蒙“黄金果”丰收——村集体年揽金60万+钦南百香果成富民“金名片”
俯瞰那思镇定蒙村那里垅黄金百香果示范种植基地。 叶尚霖 摄
工人将摘好的百香果装上车。周丽虹 摄
采摘百香果。 周丽虹 摄
眼下正值百香果成熟上市的黄金季节。7月10日,在钦南区那思镇定蒙村那里垅黄金百香果示范种植基地,70亩“钦果9号”黄金百香果迎来丰收。
走进果园,只见郁郁葱葱的藤蔓下,硕大饱满的百香果挂满枝头。工人们提着果桶,熟练地挑选成熟的果实;基地仓库内,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正将分拣好的百香果装箱、打包,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今天是第一次采摘,预计可以摘果1500斤,全年总产量将达到10万斤。”那思镇定蒙村驻村第一书记秦用贤给记者算起“丰收账”:由于今年的百香果大丰收,目前市场价格相对低一些,每斤在10元左右,但按照当前市场行情,百香果产业仍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0万元以上。
那里垅黄金百香果示范种植基地是定蒙村自主经营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基地实行“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聘用专人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专业的管理、优良的品种加上定蒙村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出的百香果果肉饱满,味道鲜甜,深受市场青睐。
三年来,基地已累计种植四批百香果,为定蒙村村集体经济增收超180万元。为打响那里垅百香果品牌,定蒙村已注册“那思定蒙”“那里垅”地理标志产品和产品商标,让小果实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名片”。
那思镇党委书记刘艳阳介绍,该镇聚焦特色产业发展,通过“政策+技术+销售”全链条支持,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推动百香果成为富民产业。在政策端上,结合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和土地撂荒治理,争取衔接资金支持,协调完善了产业路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为发展百香果产业打下基础,带动了全镇400多户群众种植百香果近2000亩。在技术端,积极对接市、区、镇农业部门到村和田间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推行垂帘式种植和辣椒套种模式,提高百香果的品质及土地资源利用率。同时与后盾单位、企业、电商开展党建共建活动,为集体经济产业提供人力、财力、技术和销售支持,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那思镇百香果产业是钦南区水果产业快速发展的生动缩影。”钦南区水果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封青贤说,该区高度重视百香果产业发展,着力在品种优化和品质提升上下功夫,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组织专家为果农开展种植技术培训等途径,引导支持群众选好苗、强管理、种好果,同时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打造钦南区水果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水果产业提档升级。目前,钦南区百香果种植面积达1.9万亩,其中“钦果9号”1万亩,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从定蒙村的70亩示范基地到钦南区万亩产业带,百香果的“甜蜜事业”正不断结出硕果。这片金黄色的果实,不仅承载着农民的增收希望,更成为钦州大地上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